|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评社 李娜摄) |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李娜)7月23日,中国记协举办第130期新闻茶座,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发表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为主题的报告,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田玉红主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这个题目,是一个既宏大又抽象的题目,但对于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来讲十分重要。”李君如从脱贫攻坚战和应对自然灾害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他表示,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党的决策执行能力;应对自然灾害的表现,体现了党的危机处理能力。实际上,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党的决策和实施能力、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社会和国家治理能力、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能力四个方面。
李君如表示判断党的执政能力有四大坐标,第一是党际关系能力,就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中央作重大决策之前都和民主党派协商,各个民主党派也为中共中央提出的一些大政方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由经验性的成为了制度性的。第二是执政党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代言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面,对国家权力机关提供决策建议,提供人事的建议等等,在权力机关里面发挥核心作用,把人民的意见反映上来,把党的一些建议决策带给人民代表,使党的意志转为国家意志。第三是执政党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特别重视执政党和人民的关系,既然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代表,必须知道人民想什么,要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第四是执政党和法治的关系,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来推进,现在我们进一步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来解决我们党的这个问题。
李君如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制能力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