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对外开放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面对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不仅可以缓解外部压力,同时能够利用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契机,是平衡内外部压力的最优选择。纵观历史,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如何?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又有哪些改进空间?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平稳增长
经济参考报发表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京东数字科技宏观研究员姜传钺文章表示,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对外开放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979年,中国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全球产业链;2013年,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2016年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叠加国际经贸关系出现变化,加快开放的必要性再次凸显。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连续第三年下滑,欧盟和美国都在对外商投资严加审查、增加壁垒。而来自中国方面的数据更加积极。根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延续平稳增长态势;2019年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46.1亿美元,同比增速升至3.7%。
除此以外,中国对外商投资限制性措施的数量大幅减少,梳理发改委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可以发现,中国近年来对外商投资监管的修订愈发频繁,近五年已四次修订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规定了40条限制性措施,较2007年的125条已减少近70%。同时,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后,商务部和司法部正在抓紧起草配套法规,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并于明年1月1日与外商投资法同步实施。
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限制的逐渐放宽,海外资金开始大幅增配中国证券资产。国际收支表中的金融账户显示,2018年,证券投资流入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股权分项流入达607亿美元,债券分项流入更是达到995亿美元,均为历史新高。2014年以后,中国资本项目国际化进程加速。在此期间,人民币加入SDR,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陆续启动,A股和债券也先后纳入MSCI指数和巴克莱指数,外资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9年3月,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股票和债券规模分别为1.68万亿元和1.82万亿元,相比2013年12月大幅增长388%和356%。
四大领域发力扩大未来开放方向
文章分析,从外资流入的总量情况看,中国对外开放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降低关税、放开外贸经营权以及扩大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达到了入世承诺的硬约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减少国有企业行政干预、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等软条款上仍有改进空间,未来的改革或将集中在这几方面。
一是服务业开放潜力较大。根据OECD数据,2018年中国FDI监管限制指数为0.251,高于非OECD国家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从分项来看,中国对外国股权的限制较为严格,对外国雇员的限制也要高于平均水平。分行业来看,中国FDI监管限制指数最高的行业以服务业为主,而制造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二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有待提升。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项目开放逐渐加速,不过,中国资本账户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虽然资本账户管控是管理资金流动和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措施,立即全面放开并非合理之举,但结合全球的发展经验,目前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将利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