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贸易战:美国谈判代表误读了中国的实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2-27 11:49:23


资料图: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外景。(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特朗普政府低估中国的韧性和战略决心。随着中国经济放缓,美国认为中国很想结束贸易战。然而,北京有充裕的政策空间解决经济减速,没必要放弃更长远的战略。

  捷克世界报业辛迪加网2月24日载文《误读中国的力量》,诚然,过去几个月来中国经济明显减弱。美方觉得这是由于其关税策略奏效。但实际上,中国减速基本上是自己促成的。最初是去杠杆化以消除债务驱动型增长的高风险。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决策者一直在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避免可怕的日本综合征——债务积压且有大面积僵尸企业及生产效率问题。中国的信贷增长从2016年初的约16%下降到2018年末的10.5%,这主要是采取上述措施的结果。这对中国曾经动力强劲的投资引擎产生明显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的影响刚刚开始显现,过去几个月的减速很难说是因为出口。为防范风险,中国正迅速行动,利用自身优势——比西方大很多的政策灵活性。西方经济体基本已到了财政和货币刺激极限。而去年中国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促成银行贷款增加和信贷增长上扬。这些措施会在今年年中见效,促进总体经济活动改善。

  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势头是短期的。由于2017年末大规模减税,2018年经济增长上升至约3%。但随着财政刺激作用减弱,增长会随之慢下来。

  中美经济增长轨迹不同,前者是政策引导的改善,后者是政策约束的减慢。这强化了另一长期基本面差距。2018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GDP的45%,是美国18.7%的近2.5倍。尽管由于推动向内需型增长转变,中国储蓄率已从2008年最高的52%有所下降,但仍拥有美国梦寐以求的能起缓冲作用的储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