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新冠疫情下美国对华战略带来的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0-07-26 00:12:56


 

  再次,马克思主义格局论认为,当今世界除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和民族主义国家间关系外,最为活跃的是东西关系、南北关系,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角国家间关系的特征,表现为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强调国家权益;淡化军事色彩,突出经济联系;减少对抗,注重对话;降低集团作用,加强不结盟基础上的双边与多边对话。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新的“老二”,新“两超多强”格局呼之欲出。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尽管中国认为大国之间这种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心态是绝对荒谬的,但中美既有关系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具体提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美国激化国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美国“的代议制政府、自由企业,以及每个人固有的尊严和价值原则相冲突”,与中国等敌手的竞争“不仅正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发生,而且还在信息、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第二,美国强化国家间军事色彩,指责中国的“军队建设威胁”。第三,美国对中美经济联系进行全面“脱钩”,认为中国“以竞争者为代价来扩张全球市场份额”。第四,美国在新冠疫情中制造中美对抗,阻碍全球/双边合作抗疫,并“终止我们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指责中国“延迟、压制、编造和歪曲新冠来源、时间测定、传播和疾病程度的信息”。第五,美国试图针对中国加强集团作用(G7扩容论),尽管这一倡议受到韩国和印度的的积极响应,但却受到俄罗斯的冷落和欧盟的质疑。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新冠疫发生以来的背景下,避免大国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国际政治新格局因而受到挑战。

  最后,马克思主义国家三重性——阶级性、民族性和国际性——论强调,“夸大或突出任何一种特性,将其推向极端,都必然会置国家于阶级或民族的私利中,使之走上阶级利己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和国家霸权主义”。新形势下,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阶级利己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和国家霸权主义”都被推向了极端。第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极端阶级利己主义,突出表现为意识形态对抗,强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基础,即美国的原则是对世界有益的持久的力量”。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主张“将继续挑战北京歪曲真相、并企图贬低美国价值和理想的的宣传和不实叙述”,对中国没有朝美国(西方)所设定的剧本方向发展变得日益失望和失落。第二,特朗普政俯对华政策的民族扩张主义,突出表现为“美国优先”,强调“一个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是以美国原则、敏锐评估美国利益,决心应对我们面临的挑战为基础的”,并“准备好(与俄中)对抗”;在抗击新冠疫情不力的情况下,再次强调“我们的工作是把美国放在首位”、对华采取不惧摩擦的“竞争性的方法”,指责“中国没有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做”。第三,特朗普政俯对华政策的霸权主义,突出表现为竞争和对抗。特朗普政府强调,为应对“我们在世界上面临的逐渐增加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做出反应”,需要保证“美国的军事优势继续存在”;强调因为中国企图“在印太地区取代美国”而需要“采取前所未有的对华对抗性立场”。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新冠疫爆发的背景下,防止大国(尤其是美国)“阶级利己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和国家霸权主义”因而受到挑战,从而对我国坚持以阶级性、民族性、国际性三者之间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三重性论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构成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