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共识: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只是暂时的
http://www.CRNTT.com   2020-02-12 09:10:10


 
  中国经济有足够韧性

  市场能够克服恐慌回归理性,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增长潜力和韧性并未因疫情挑战而改变。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主任、高级研究员李江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经济的韧性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已经打下,目前口罩供应紧张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放假,全面复工后口罩供应会加强,这将是下一步抗击疫情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化体系,以及具备一定竞争力且正在不断完善的科技体系。”

  李江涛认为,从我国对本次病毒的机理分析和药物的跟踪研发,到目前芯片行业的不断进步,足以反映出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力量在不断增强。他强调,这一点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主要基础。

  “另外,中国正在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具备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这也是经济韧性的一种表现。最后一点体现在,中国政府和管理团队已经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能力,接受东西融合的管理方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够应对国际重大事件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管控能力,而中国的医疗体制也在近几年的改革和完善中逐渐强大起来。”

  李江涛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财富,使我们有信心能够抗击疫情带来的影响。”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研究专家况玉清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由于我国经济体量较大,所以局部冲击对全局影响会比较小,而且我国产业齐全,能够对冲疫情影响。此外,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增长阶段,向上的惯性仍然存在,14亿人口的需求不可估量,因此现在被限制的消费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事实上,早在疫情爆发前,世界银行1月8日发布的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今年世界经济有望温和反弹,但前景脆弱。随着贸易和投资逐渐复苏,相比2019年的2.4%小幅回升,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升至2.5%。

  道明证券分析师MarkMcCormick指出,他们的跟踪模型将MSCIWorld股票与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对比发现二者存在20%的差距。也就是说,相对于市场风险偏好,经济反弹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他认为,投资者应当“调整”(reset)而非“摒弃”(rejection)对2020年看涨的观点。对于接下来数月内可能出现的经济反弹,持有风险资产的投资者仍然要全力应对。

  “全球(经济)增长数据的变化速度还不够快,不足以反映各个市场对价格的乐观态度。预计市场将重新审视通货再膨胀政策的影响,并表现出单边持仓过度集中、过度波动和估值泡沫等复合特征。”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赵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