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据新华社报道,6月1日起,《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这份由141万余人参与“票选”的京版文明新规,不仅明确将惩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29项不文明行为,还将患流感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习惯纳入条例,以法律“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软着陆”。
专家表示,文明行为促进立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文明行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条例施行后关键要落实执法问题。破解执法难,需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
29项不文明行为直击生活“痛点”
文明行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月开始,北京将重点治理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区生活、旅游、网络电信等6个领域的29类不文明行为。大到对突发事件中不配合应急处置措施的治理,小到对随地吐痰、乱丢乱弃、乱写乱画等生活细节的劝诫,有里有面儿,全面塑造首都北京的“文明范儿”。
其实,京版文明新规的出台凝聚着北京市民的共识。法规起草前,本市曾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网上共有2200万人次点击,完成问卷141万余人;线下入户采集市民意见6400份;还通过本市四级人大代表联动机制,收回问卷10751份。调查显示,99.36%的受访者对立法持支持态度,认为确有必要立法。
而条例中列出的6类不文明行为,就是由市民“投”出来的。问卷调查显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空抛物、共享单车乱停放等20多项行为市民“最反对”,反映最强烈,最终直接入法。
“遛狗不牵狗绳、往车外乱抛烟头矿泉水瓶、随地吐痰、噪音扰民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小妹认为,条例聚焦“痛点”问题、回应民众关切,对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精准画像。
不仅如此,条例还回应现实需求,规定了与疫情相关的文明行为要求,包括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将这些行为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规范,一方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彰显首都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