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施威全:绿炒作洗产地配合献身 无助谈判
http://www.CRNTT.com   2025-04-16 00:42:11


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4月16日电(记者 方敬为)因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台官方宣示严防中国大陆制品洗产地,以利后续对美谈判,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对外发动关税战,中国大陆只是主要交手对象之一,以贸易全球化而言,世界经贸不可能完全分成中美阵营,若美国提高关税是为了防堵中国洗产地,那越南、墨西哥等国的关税应与中国一致,否则就是防堵无力。

  施威全指出,防堵中国制品洗产地,并非美国的重点,民进党政府曲解洗产地的概念,只是符合当前民进党政府“台美合作”、“弃守筹码”、“配合献身”的政策需要,所产生的对策也恐怕无益于台美谈判。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现职为网路媒体《菱传媒》董事长。

  民进党政府因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谈判,宣示响应防堵中国大陆,“行政院长”卓荣泰强调,为防范中国低价倾销及洗产地,政府设有“事前防治、事中严查、事后严处”三关卡,“不会让台湾成为世界经贸的破口”。民进党“立委”并杯葛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所提《离岛建设条例》修正草案,增订设置自由贸易示范区,绿营质疑有帮中国洗产地之虞,将导致美国严重关切。

  施威全表示,美国对外发起关税战,重点非在防堵中国大陆制品洗产地,要防堵大陆货不需与各国掀起关税战,只要美方要求贸易伙伴落实原产地规定与非法转运管制,就能够有所效果,洗产地并非如同台湾内部舆论所称对等关税政策的核心议题。

  他解释,所谓洗产地并未如外界所想像中的容易,以台湾产证规范(MIT)标注为例,产品附加价值率要超过35%,且重要制程在台湾,符合实质转型的认定标准,才能符合MIT规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