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因残、主要劳动力死亡等10项因素打造监测预警触发场景,定期与医保、残联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对高返贫复困风险人群预警,推送线下摸排核实,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去年江西新增城市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15886人,累计对680名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93.83万元,对3281名符合条件的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无生活来源的失业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487.98万元。
如何帮扶——分类施策精准救助 加强培训帮助就业
“政府安排我在渼陂古村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离家近能照顾家,丈夫看病免费,儿子上学有补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文昌社区居民刘安娟说。
刘安娟的丈夫患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孩子上学,家里6人祗有刘安娟一个劳动力,生活举步维艰。瞭解情况后,青原区及时将刘安娟家中符合条件的5人纳入低保,为她丈夫申请了免费大病救助。如今,刘安娟在政府帮扶下从事保洁员工作,一天收入100元左右,大儿子毕业后在外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为动态把握困难群众生活情况,江西省民政厅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与公安厅等10个省直部门、省电力公司等145家法人机构实现37个大类729小项信息联网查询,取消可以通过核对查询的证明材料。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只需提供居民身份证、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授权书,申请材料从“一沓纸”简化为“一张纸”。同时,依托“赣服通”省政务服务平台,联通公安部门人口信息库,实现扫码登录、“扫脸”授权、掌上申请、全线跟踪,确保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办救助。自2021年功能上线以来,累计为7.23万人次、223.14万人次提供掌上申请、人脸授权服务。
针对群众的不同困难程度,江西将城镇困难群众分为特困、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4类家庭,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并将其全部纳入“三道医疗保障线”救助范围。对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困难群众,政府兜底;对有劳动能力但就业困难的困难群众,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对因突发原因造成生活一时困难的,落实临时救助“先行救助”政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何持久——探索长效救助机制 形成完善政策体系
“我今年52岁,也没一技之长,平时靠打零工维生。感谢社区干部给我免费技能培训的机会,帮我找到工作。现在我在一家服装店上班,等我再学习一段时间,准备自己开店。”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居民万建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