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6日电/2020年皖徽省金和县的两所高中里,高三学生即将迎来高考,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一场意外的洪水,又让他们所在的城市乃至整个社会一起卷入这场特殊的“考试”中——近日,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的电视剧《大考》在总台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播,不仅获得收视破1的好成绩,还因真实质感、宏阔视角和丰满人物引发观众的高频次互动。
在开篇学校的高考誓师大会上,校长激情演讲,弹幕留言“太真实了,听得我激情澎湃”;演到老师严厉批评违反纪律的学生时,观众评论“这句话和当年我老师的话一模一样”;当片尾曲《骄傲的少年》响起,网友们再次破防,“这是我们当年的班歌”……剧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在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彰显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产生了共情和共鸣。
1.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浓厚的家国情怀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严峻考验。在我国,高考不仅是高三学生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一代年轻人、教育工作者等向时代交出的庄严答卷。电视剧《大考》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找寻叙事切口,将高考这个常态的大事放在疫情的背景中讲述。
高考不仅仅是学生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其背后还牵扯到父母、亲朋、教师乃至社会各个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大考》中的“大考”,不只是学生的大考、家长的大考、教师的大考,也是教育的大考、社会治理水平的大考,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考。考生们如何应对这个人生的艰难挑战?在遭遇疫情延迟复课后,老师、家长、社会各界如何支持帮助他们?国家又是如何强力出手,制定相关政策,为这次高考保驾护航?创作者通过复调式的结构,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一方面,创作者通过因遭遇洪灾延期考试、启用副题,积极疏导考生情绪等情节铺陈,深刻揭示了这些考生之所以能够完成高考,得益于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另一方面,在史爱华、王本中等教育工作者就不同的教育理念进行交锋对话的过程中,在几位考生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中,创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对我国高考制度进行探讨,最终传达出理性且辩证的认知,即任何制度都没有绝对的完美,但现阶段的高考制度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