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与往年相比,今年斋月期间巴以双方冲突更为严重。除去上述两个导火索,巴以内部政局斗争则是此次冲突更加深层的因素。
刘炳辰此前在澎湃新闻撰稿指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十五年来的首次大选推迟。巴现任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属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法塔赫对以色列政策相对温和,而与其对立的哈马斯很可能将此次冲突视为其争取巴选民支持的绝佳机会。另一方面,民调低迷的法塔赫或也期待通过引导冲突,挽回部分耶路撒冷选民的支持。
另一方面,以色列内部的政治势力也在利用此次冲突来打破选举僵局。以色列近两年内已经举行了4次大选,自今年3月大选以来,以各党派至今未能成功组建政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泽胜对澎湃新闻表示,内塔尼亚胡此次采取行动有多重目的:一是为了改变大选组阁失败后被动局面,成立战时看守内阁;二是扭转巴以局势被动局面,继续打造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三是加强美以战略同盟关系,确保美新任总统拜登继续保护以色列安全;四是展示地区强国的形象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刘炳辰也指出,目前议会第二大党、中左派阵营的未来党享有组阁权,若想成功组阁,势必要得到极左派阿拉伯政党的支持。此前极右派政党领导人多次指责阿拉伯政党是恐怖主义支持者,极力反对组建联合阿拉伯政党的政府。而在此次的冲突中,阿拉伯政党领导人对巴勒斯坦示威民众的支持与声援,或使得极右派为其说法在以色列内部寻得合法性。西北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晋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不突出当前的冲突氛围,未来党组阁的几率就会大一些,极右翼和右翼政党就会失去主导权。
未来局势如何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