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网评:旅游市场回暖,还要多些“暖心事儿”
来源:东方网 作者:郝冬梅
多家在线旅游企业数据显示,清明及五一小长假的出游机票、度假酒店、租车自驾、景区门票、跨省跟团游等旅游产品预订情况良好,有些地方的火车票、民宿等甚至出现了预订紧张的情形,旅游市场回暖态势明显,预计各地将在假期迎来旅游高峰。旅游市场回暖备受期待。(3月28日《经济日报》)
旅游市场已经是“暖意融融”了:市民摩拳擦掌,开始准备“说走就走”的行囊。景区兴高采烈,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旅游回暖”熬制“旅游大餐”。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增强了人们的出游信心。不过,面对即将到来的“火热旅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平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人际距离。各旅游景点的管理部门、服务部门要做好游客数量控制、密度控制。
旅游市场的回暖,映射的是疫情防控的大好形势。但是,对旅游回暖,还要多些谨慎,不能“忘乎所以”。
回暖的旅游业有多火热!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通过携程平台预订清明节假期景区门票的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判断,清明节假期预计出游人次将达到1亿人次。这既是“欢天喜地”的场景,也是“谨慎为之”的提醒。
其一,需要“暖心服务”。旅游回暖犹如 “冬天里的一把火”,人多了市场大了,也就可能出现服务不到位的地方。旅游业因为疫情带来的损失,切莫“急于求成”,切莫降低服务档次,切莫举起“宰人的刀”,要防止一些地方景点再次出现“宰客行为”,餐饮和门票的价格必须控制在“平时的水平”。
其二,需要“安全保障”。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已经印发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要求各地坚持常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暖旅游”需要“冷思考”,切莫因为只图“金山银海”而忘记了“安全第一”,景区必须提前做好安全防控工作,疫情的防控措施要到位,设施的安全再也不能出现“愤怒的小鸟”式样的隐患,“一只小鸟”撞停“高空索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
其三,需要“文明出行”。到景区“撒欢儿”不能是“好野蛮”,最近这段时间就出现了“不文明旅游抬头”的情况,比如“长城刻字”的情况就再次出现了。游客需要坚守文明底线,比如“戴上口罩”“一米距离”就必须是标准配置。总之,“旅游回暖”出游需要把文明装进行囊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