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的温和通胀
文章称,在宏观经济理论中,高通胀和通货紧缩(负的通货膨胀率)的危害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二者均会扭曲资源配置,导致产出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经济衰退。因此,最优通胀水平应该在一个适度的正值区间,根据经济体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变化。目前,一般认为发达经济体适宜的通货膨胀水平为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以稍微高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的目标通胀率也大都设在2%。
从21世纪初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的经济发展看,持续低通胀造成的政策困境越来越明显。首先,伴随低通胀的通常是低名义货币政策利率,这意味着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非常逼仄。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触及零利率下限,从而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走出衰退。其次,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后果是政府债务高企,这会自动限制进一步实施宽松的空间。而且,在低通胀环境下实际债务负担会愈加沉重,而在名义收入高增长的环境中化解政府债务会更加容易。
虽然存有巨大争议,但在一些发达经济体中,已经有经济学家建议中央银行应该将目标通胀率从2%调整到4%,以化解当前的政策困局。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无论对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还是维护金融稳定都颇有裨益。当前,不管是对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温和的通货膨胀都是求之不得的。
从未发生过的“滞胀”
文章指出,在宏观政策讨论中,滞胀是一个高频词汇。滞胀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字面含义,即指经济增长下滑或停滞,同时伴随较高通货膨胀。第二层含义特指1973年至1975年在美国发生的经济现象,有五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率高达10%左右。美国1970年代的滞胀也叫“大通胀”,与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后的所谓大衰退齐名,是非常严重和极端的经济状况。对于出现这种极端状况的原因,经济学家也莫衷一是,存在较大争论。
在中国,第二层含义上的滞胀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通胀都是由经济过热引起的,而经济增长相对低迷的阶段也都伴随着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然而,由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并非完全同步,在繁荣期当增长率先下滑而通胀仍维持高位时,或者在衰退期当通胀率先抬头而增长尚不为所动时,有人就会认为经济出现了滞胀,或者至少滞胀风险。从第一层字面含义角度看,这种认识并没有错。但由于还存在第二层含义,这些评论又在有意无意间混淆了二者,从而夸大了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
也就是说,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现象共用一个名称,前者是变量的领先滞后关系交错造成的短暂的正常现象,后者是极少出现的有持续性的极端经济灾难。评论者通过观察和总结前者引出滞胀的概念,但是在论述中却难以割裂后者极为负面内涵,最终引发不必要的忧虑和恐慌。像滞胀这样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论者还是要慎用。
预期管理就是信心管理
文章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持续低通胀,中国总需求偏弱的环境下,防范通货膨胀并非当务之急。长期看,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之间的折衷,转变为更广泛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的折衷。在当下实体经济相对稳定的形势下,政策重点还是要放在金融风险的化解和防范上。
如果一定要对目前的通胀状况有所动作,那么最好的应对就是未雨绸缪,做好预期管理。对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抑制就是锚定经济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即让居民和企业相信价格水平会保持稳定,不担心出现通货膨胀。显然,预期管理就是信心管理,政府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透明化,设定可置信的政策承诺,给予居民和企业以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