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危害
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宣称,日本处理核废水所用的“多核种除去设备”(ALPS)技术很强大,可以去除大多数放射性物质,但很多舆论指出,核废水中的氚和碳14难以被去除。氚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穿透塑胶和金属,如果长期暴露或摄入过量,会增加癌症风险,联合国方面都发布新闻稿称,人们低估了氚的放射性危害,它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百年以上的风险。至于核废水所含的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风险,有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国际舆论亦质疑,ALPS本身就是仓促上马的工程,国际上并无运用先例,技术上仍不成熟,安全性存疑,福岛核污染水能否被彻底处理的有效性亦存疑。
还有,福岛核污染水所含放射性物质多达千种,然而日方仅将其中的铯137、钚等30种放射物作为检测对象,只要这30种放射物的含量总和低于某个限度,即被视为达标,这也引起许多人担忧。
日本将处理后的核废水排入大海,首先影响的就是海洋,包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将会对日本渔业乃至全球渔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有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大气循环有可能将核污染水蒸发到云层,再化作雨水洒遍地球每个角落,潜在的危害难以估量。此外,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较长,可能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后仍然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甚至造成对人类DNA的损害。
日本国内亦有人担心,排放核废水导致世人对日本的印象转差,日本的许多产品从此被打上“不安全”的标签,相关的旅游业、农业、物流等诸多领域都会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