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与美国开展合作。愿意在优势互补、技术交流的前提下实现互利双赢。中国不愿意和美国纠缠,不愿意看到双方发生贸易战。但客观事实是,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对华政策咄咄逼人。美国政府这样做,当然不是也不可能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完全是为了争取选票。
美国民主党总统为了竞选连任,千方百计与美国产业工会加强联系。可以肯定,随着美国总统竞选白热化,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一定会提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不可能使美国制造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系统。
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的“摇摆州”推行自己所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强调在振兴制造业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当地选民反应并不热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否发生实质性改变。他们也知道,通货膨胀条件下,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除了让美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从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更多商业利益之外,不可能惠及美国产业工人。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美国要想重振雄风,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已经势不可挡,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虽然导致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但是从整体来看,竞争更加激烈。
中美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美国之所以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不择手段,试图将中国置于死地,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工业化发展到数字阶段,已经实现全面突破。中国不仅拥有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和高速铁路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和科学的发展方向,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领导人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就是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总结美国制造业兴盛与衰落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使得美国主张全球分工。可是,产业的转移,导致美国经济空心化。如今美国政府试图恢复制造业,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缺乏优秀的工程师,美国制造业缺乏竞争优势。
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美国政府不是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制裁其他国家,转移视线,争取选票,从而导致美国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缺乏完整的战略方案。短期内,美国要想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主要零部件的供应链系统非常困难。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美国改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积极参与全球分工,有可能会正确使用知识产权,重新回到巅峰状态。只不过美国的选举政治,导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长期打算。这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政治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