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奋斗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正因为如此,国家提出“光明论”,希望青年人充满朝气,对国家充满信心。在这个时代,固然要通过大刀阔斧的收入体制改革解决社会不公问题,但同时也要振奋人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批新型的劳动者。
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劳动观念。传统工业化社会,劳动就意味着“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打螺丝”成为产业工人的代名词。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这种陈腐的劳动观念必须改变。数字时代的劳动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要操作无人驾驶机器人,翻耕土地,喷洒农药,收割作物,自动分拣。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必须具有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必须懂得人工智能基本常识,根据环境的需要编写软件程序。数字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基本原理,瞭解机器人工作的规律,并且不断学习,赶上和超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数字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以便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正确的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无论是从事工农业劳动,还是参军保卫国家,都必须掌握数字技术,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复杂的人工智能工具面前,无所适从。
转变观念,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能力。假如为了舒适的工作,报考公务员,对他人颐指气使,而没有意识到,平等时代已经到来,那么即使成为公务员,也未必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
转变观念,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高等院校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专业设置。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许多新兴工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不少社会科学类的专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就在于,数字政府的出现,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公务人员。人们远在千里之外,可以借助数据大平台,及时瞭解社会状况,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今后将会有大量的公务人员下沉到基层,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缺乏数字技术掌控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将寸步难行。
转变观念,需要政府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步伐。对于那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致富的青年人,应当给予表彰。对那些依靠知识产权成为亿万富豪的创业者,国家应当给予鼓励。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在基层无私奉献的公务人员,应当保障他们的生活待遇。对于那些养尊处优、尸位素餐的官员,应当给予严厉处罚。
其次,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曾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在于,高科技领域,无法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但是,在传统消费特别是生活消费领域,出现了严重的过剩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