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
文章介绍,七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以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例,已累计投资34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
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特别是影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部分国家在基建、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需求萎缩。很多国家忙于疫情防控,无力复工复产,或急于复工复产却又导致疫情恶化。不少“一带一路”境外园区的订单大幅减少,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很多企业转产从事医药物资生产。这些都导致相关国家经济复苏的压力不断增大。对此,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尤为重要。
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有序复工复产。需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区域和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实现商品、服务和人员的正常流动,努力恢复受疫情影响的产业,并促进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强同有关国家的政策沟通,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遵照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专业建议促进经济恢复,助益相关经济体重新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经济社会复苏注入催化剂。数字经济始终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亮点。在此次疫情期间,丝路电商呈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有效串联了世界防疫物资需求。应该看到,“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未来,需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建设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文章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未来还将面临更多复杂局面,如何有效释放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再平衡,多年来有力促进了包容性增长。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未来需进一步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将发展的潜力激发出来。
一是要保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力。需要看到,相关国家的合作意愿较为强烈,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动本国发展,我们应客观看待和深入挖掘“一带一路”的发展潜力。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成形,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研究报告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6.2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1%。面对疫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守望相助,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不断提升了国际社会对这一国际公共产品的期待。
二是要对标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实现高标准,就要深度挖掘“一带一路”建设在产业、贸易与金融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在技术、资质、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发力;实现惠民生,就要坚持需求导向,使“一带一路”建设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实现可持续,就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增强合作平台的开放性、各方的参与感和国际市场的信心。
三是要注重发挥产能合作的引领作用,助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应根据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粮食生产加工、农产品贸易、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与此同时,要积极同各国财政部门、多边开发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高标准、可持续的融资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稳健的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国际公共产品。需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建设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将“一带一路”倡议在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