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美国白宫认为签一个有约束性的协议是一胜点。中国同意增买(超过2017)两千亿美元的美国的农工能源和服务业的产品。第二,中国同意加大力度防止‘山寨版’(法律取缔)和保护智慧财产权。第三,美国仍保留在三千六百亿中国进口产品上加征的25%关税(中国也保留加征一千亿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第四,协议中定有语言限制随意调变货币汇率,并且双方可要求国际货币组织(IMF)进入干预。第五,中国同意除去障碍让银行,保险,金融投资进入中国市场。这五点确实像是中国的让步,美国的胜点,可是更困难的议题,网络安全,技术转移,国企制度转型等都留后再议。
反观中国学者和媒体对中美第一期贸易协定的解释,我们没有发现很大的争论,而多半是在解释中国同意协议的理由和思路。中国政府似乎认为能要多变的美国答应一个有结构组织和步骤的解决争议的方案是美国的让步和中国最大的胜点。中国似乎看重双方愿意用理智交谈磋商来解决贸易不平衡是一个基本立场。因此,中国学者和媒体的解释也就不奇怪了。中国注重原则和立场而不是一定要维持不平衡的贸易。这似乎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我们在下一段总结一下中方的解释。
首先,中国认为协约中保留了互加的关税给双方激励和杠杆去继续磋商和交谈。第二,中国欢迎和需要智慧产权的保护和提升。第三,增买美国农产符合中国民生需求,增买美国科技产品也配合中国提升工业技术需要, 但是中国学者强调这些购买要在竞价原则(competitive pricing)下实行。第四,输入服务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是互利的。所以中国欢迎有秩序的输入。第五,中国原则性的欢迎扩大输入满足国民需求。但是输入必须遵守市场原则。(符合WTO原则)从以上两边的分析和解释,我们就不会奇怪,为什么磋谈的那么久,从放弃以前150页的谈判文件到接受今日86页的第一阶段协议。
斯卡特,麦当劳在他的文章(‘Phase One of Trump’s Trade Deal Is a Win for America’ 认为第一阶段协议只是特朗普和习近平的停战协议。他同意多数评论者说的,下一回磋商要困难的多。他的文章认为美国赢了,但他没有谈谁输了。以我的观察,我不认为中国在这第一阶段协议中输了。那谁是输家?以一个消费者来看,简单的分析是美国消费者将是输家,因为在$360B中国进口物品中,大部分是家用品,美国公民需要,所以就必须买单,比关税战之前较贵的价格买单。其次,我认为中国其它的贸易伙伴国将是输家。如果中国要履行从美国购买$200B产品和服务,很可能中国会对其他国家减少购买,譬如欧盟的德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事实上,在达坞士的论坛已经听到了这种抱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