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网评:围绕“新”字做足功夫
来源:大公报 作者:叶建明
识变应变求变,是香港企业家们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认真领会的课题。正如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在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所强调的,今日之世界非昨日之世界,香港也不能仅靠传统优势“一招鲜、吃遍天”,必须锐意改革,主动作为,在变局中打开香港新天地。要在变局中打开香港新天地,就需要紧紧扣住一个“新”字。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工商界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成功和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企业家们的良多贡献,在香港传统经济优势的缔造和综合竞争力的保持上,工商界发挥了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朝纵深演变,香港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发生深刻改变,发展瓶颈开始逐渐出现,内生动力的不足愈发影响经济整体表现。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协调者,特区政府正努力提升战略思维和总体设计;作为市场的具体参与者,工商界也应看清形势,走出舒适圈,革新思维理念,拥抱发展新趋势,为香港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要积极探索,为香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毋庸讳言,香港产业结构仍相对单一和陈旧,工商界甚至形成产业发展上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面对新产业方向束手无策,不愿意或者难以投入更多精力,导致香港多年来错失产业转型升级的宝贵机会,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创新动能上的不足,在世界其他地区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发展之际,香港却仍在吃老本,这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加以改变。
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投入,也需要政府多加支持引导。香港工商界也有需要、有条件探索新路,加强对包括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在内的新产业新业态的战略投资,因地制宜地打造“港版新质生产力”,尤其要主动对接国家的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产学研专案,协助打造香港“科研品牌”,加快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其次,主动作为,为香港拓展发展新空间。工商界一方面需要协助特区政府加快北都建设,尤其助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进一步对接深圳深度融入大湾区;另一方面要走出香港,利用长期积累的海外网络服务香港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作用,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为香港寻找新的发展可能。
再次,革新理念,为香港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当前,香港刚从由乱到治转向由治及兴,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建设美好香港的重要保证,工商界有责任用实际行动支持特区政府,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更好社会与经济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双达标。今天的香港,不能再固守利益藩篱,不能再无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久拖不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