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市场难题,并非中国的困扰,而是全球性难题,可谓“全球同此凉热”。
全球市场供应链阻断,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和物流成本攀升,是疫情使然,也是经济复苏动力所致。就疫情因素看,除中国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和病毒共存的“带病开放”,但也潜藏着不确定性风险。此外,今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各国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但受制于供应链阻断从而导致全球市场供给侧和需求端的矛盾。
全年经济维持乐观预期
简言之,这是疫情时代带来的尴尬市场风景:全球市场出现饥饿式需求但是供应严重不足……这一境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只有等到疫情完全过去,供应链全部畅通,才会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平衡。不过,到时候还会出现大宗商品价格陡然下降的情况,这是全球亟需警惕的。
相比之下,中国情况相对较好。疫情至今已近两年,相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带病开放”和货币政策开闸放水的强刺激,中国市场基本遏制住了疫情带来的风险,相比全球市场更具确定性和稳定性。随着秋冬季来临,全球市场在第四季度的冲刺季依然面临着疫情来袭的风险。由于中国从去年就确立了“六稳”方针,加之内外双循环加持,中国经济增长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好有一比,外部市场的矛盾中国和“全球同此凉热”,但抗疫成果和内部市场的稳定性中国要比其他经济体要好许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较7月份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202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2%,较7月份预测值下调0.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6.4%,较7月份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IMF预测2021年中国GDP增长8%,较7月的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可见,全球主要经济中,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一枝独秀。而且,受疫情形势不稳定,供应链阻断和芯片、能源供应不足和价格高企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有所衰减。但按照IMF预测,相比该机构7月份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明显好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和全球经济放缓的节奏同步。此外,第四季度将迎来“双十一”和年底消费热潮,内需动能提升,全年经济可望维持相对乐观的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