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2-18 08:56:57


 
  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文章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并把创新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这是对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以创新推动发展、以科技创新破解困扰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特别是有效化解制约内循环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等突出矛盾,突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位置与作用的战略认知与实践认知的提升。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需要发挥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两种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效力,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

  比如,在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原始创新方面,可以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协调推进规划实施,集中国家资金投入,由科技部门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机构,围绕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国际研究发展动向、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统筹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组织开展系统性、跨学科研究;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以及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整合发挥科技、工业、发展改革、财税部门和工程院的力量,统筹规划落地实施、协调支持步调与步骤、整合集中财力投入、组合优化政策体系,更多地采用国家招投标的方式,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并联合科研力量较强的企业组成科研攻关联盟,实施系统性研发攻关,并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上形成鼓励支撑政策;在培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则应更多地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支持企业自觉推进技术创新,培养技术革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市场的力量锻造、培养一批像华为那样有创新意识、有较高创新研发投入、有较强研发人才队伍的市场主体。激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保护知识产权极为重要。要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保护为手段,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违法行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企业协同配合,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的共同治理体系。

  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衔接

  文章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搞经济封闭运行,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动力,吸引外部要素资源自发地、更多地流入,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加联通、相互依存。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系统完备的配套能力,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优秀企业、资本技术要素汇聚。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高、经济韧性强的比较优势,以更优的市场营商环境、更稳定的开放政策和更有活力的制度安排,利用国际要素助力、促进中国技术、产品、市场、产业创新。既要大力提高中国商品与服务走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出口商品与服务的比较优势,促进出口向国际市场产业链供应链中高端延伸,又要大力提升动态化地适配国内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要研究通过采取一些有效且被国际市场接受的开放合作方式,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冲破封锁樊篱,积极参与世界基础科学研究,为创新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支持,也为全球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从畅通和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入手,根据制约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中一些关键材料、零部件、技术等短板和重要“卡脖子”环节,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研究可行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开拓与国外科技研究机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的渠道,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贸区政策试验,吸引外国企业设立生产基地、合作研发基地。进一步提高“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衔接能力,加强与西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为题材,加大与国际机构、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推进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生态和环境保护发展,以中国承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抓手,积极探索开展与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