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面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http://www.CRNTT.com   2020-01-01 07:41:55


 
  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中国人口近14亿,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这个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大市场将更具活力。目前,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民生、环保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扎实推进,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将不断提升,进而释放出新的内需潜力。

  我们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能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章指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把长远目标和当下目标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挖掘和集成新的竞争优势,化危为机,变压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就能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通胀压力较为温和,加上宏观杠杆率依然偏高,不能也没有必要搞“强刺激”。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保持经济长期向好,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举措,是把基础和条件优势转化为经济长期向好态势的关键一招。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塑造高标准市场体系;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引导外贸外资稳量增效,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放缓的情况下,更要绷紧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根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继续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织密社会保障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增强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

  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要彻底消除深度贫困,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巩固已有脱贫成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做好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