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新型全球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8-12 07:52:43


中国应坚持推动对外开放,将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中评社北京8月12日电/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中央又提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立足内需构建国内大循环

  经济参考报发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辉文章表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收入分配和流通交换中间的桥梁连接机制,把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通过强大生产能力支撑国内巨大市场需求,而且要通过国内巨大市场体量反哺生产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加强流通体系,联通生产端与消费端,促进国内大循环良性运转。

  从生产来看,制造大国地位稳固,产业发展亟待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规模和效率都有了显着提升。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打造出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截至201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达28%以上,接近美、日、德三国的总和,数百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产品分类的22个大类,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高居榜首,在15个大类中名列前三。

  中国正经历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需要完成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换;另一方面,需要推进由工业化初期轻工业所代表、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金融、研发、数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从分配来看,收入相对差距缓慢缩减,人均水平尚待提升。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在2009年达到高点后,已在逐步缓解;东、中、西之间区域收入差距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也在徐徐收敛;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在2005年达到顶点后,也在日渐回落。

  中国整体人均收入水平,2018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6.5%,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的3倍多,处于中高收入的发展中经济水平,正向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迈进。然而中国人均收入仅排在全球70多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近年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但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低收入人口还占有庞大基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仍然较低。由于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边际倾向较高,提升其收入水平,才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庞大内需市场,注入经济增长活力。

  从流通体系来看,要素市场协同发力,数据联动产销两极。中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商品市场方面,已由原来97%以上由政府定价,转变为97%以上由市场定价。在要素市场方面,相较于商品市场化程度,要素市场化改革仍需加强,特别要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系统推进。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流通的各类电商平台和数字服务业在国内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力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两端。然而,目前数字经济与消费端的结合明显强于与生产端的结合,未来需要着力强化数字经济与生产端的融合发展,更加有力地助推生产和消费的有机联系。

  从消费来看,依靠内需稳步增强,市场潜力日益凸显。目前中国消费主要依托国内市场,而且对内依存度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外贸依存度已从2006年高点64.4%,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31.9%,近十多年发展不但已将内需外需格局由3∶7扭转到了7∶3,而且内需比重仍然在不断提升。随着外需依存度的逐步降低,国内巨大的内需市场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需求的主要来源。

  中国坐拥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个人消费支出规模是相同人均GDP水平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个人消费支出总和的1.35倍。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消费趋势愈加个性多元,增长潜力也日益凸显。2015年至2018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年均增长率是美国和欧盟国家的2.9倍;中国年均汽车销量是美国的1.54倍。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推动国际循环

  文章介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程度稳步提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深深融入东亚经济体系,新世纪之初,中国已深刻嵌入全球经济体系。从全球价值的循环来看,一方面,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形成了以产业分工、贸易、投资、资本间接流动为载体的循环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又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形成了以贸易、直接投资等为载体的循环体系。实证数据显示,这一国际大循环体系,萌芽于2002年至2007年,在2008年后逐步成型。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价值循环的联通枢纽。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188个样本经济体,呈现出“8”字形全球价值循环的经济模式,中国是连接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关键节点。中国从发达经济体进口的商品以最终品为主,而出口的商品以中间品为主;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分工则相反,出口以最终品为主,进口则以中间品为主,并且在重工业、轻工业贸易中也表现出类似特征。迄今为止,全球1/3到2/3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最终消费品和中间品贸易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