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欧洲时报:欧洲多国“解封”华人谨慎复工
http://www.CRNTT.com   2020-05-06 13:24:19


  中评社北京5月6日电/中国侨网据《欧洲时报》编译报道,经历了数十天的封锁后,一大波欧洲国家陆续迎来“解封”。

  5月2日,西班牙各地民众涌出门外,散步、跑步、骑车,甚至到海上冲浪。这是西班牙分年龄段错峰“遛弯儿”的第一天。巴塞罗那最受自行车爱好者欢迎的阿伊圭斯大道一大早就涌入3000人。

  在马德里乌塞拉区的唐人街,几家食品店和中国超市已经恢复营业,为之前冷清的市中心带来了新的生机。除了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规定为顾客提供免洗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外,华商们还采取了一些额外防疫措施,比如进门前对顾客进行体温检测,要求员工穿戴全套防护服和口罩、手套,最多允许6名顾客同时进入等。

  当地华商表示,他们采取这样的谨慎措施,是因为“把公共卫生安全放在了营业利益之前。”疫情来袭时,首当其冲的便是华商的店铺,但他们幷未气馁。华商表示,“过去6周过得很艰难,但我们很坚强,我们会恢复的。”

  5月4日,旅意华人半夏起了个大早,时隔近两个月第一次喝到了咖啡店的现煮咖啡,忍不住在门口拍照留念。这一天,意大利的餐厅、咖啡店再次开门营业,但只允许外卖和外带,不能堂食。民众也不再受“离家200米”的活动范围限制,可以出门探望亲戚、去公园里散步。“看到商店都在准备开工,城市人又开始多起来,有点感动。”半夏说。

  意大利华商主要经营餐饮旅游和服装纺织行业。疫情期间,半夏住处周边只有两家中餐厅提供外卖服务。解封后,她盼着有更多中餐厅重新营业,让她的日常饮食能有更多选择。目前,她经常点餐的一家中餐厅采取了“无接触式”配送方法,将餐放在楼下,用微信通知她下楼取餐,再通过微信支付餐款。老板说,这样是为了同时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在防疫“模范小镇”普拉托,主营纺织业的华商对5月4日复工持谨慎态度,但赞同部分恢复运营,比如对纺织材料和设备进行维护。“秋冬季的订单可能会陆续到来,这对企业恢复生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受疫情影响,华商面临严峻形势,但我们仍然要保持乐观。”欧洲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成员Lorenzo Wang说。

  奥地利是较早开始实施社会隔离措施的欧洲国家之一,也是率先“解封”的一批。5月1日开始,奥地利人不再受“居家令”限制,可以自由出门。“憋坏了”的奥地利人“解封”第一天就大量出门郊游、购物,在冰淇淋店前排起长队。

  从事文职工作的旅奥华人培妮目前仍处于居家办公阶段,预计5月中旬开始回办公室上班。到那时,咖啡馆和餐厅也将恢复营业,但平日很喜欢在外就餐的她却不打算光顾。“作为消费者,我不会主动去餐厅吃饭,会考虑外带或者订餐服务。但是如果朋友邀约还是会考虑下,或者劝说朋友尽量避免聚集吧。”

  复工后,此前一直坐地铁上班的培妮打算改为骑车出行。“我发现根本无法做到在密闭空间里与人保持距离,虽然都戴口罩,但是还是不太安全。所以我尽量选择自行车出行,避免公共交通,也是为了身边其他同事们的安全。”

  而在从来没有真正“封锁”过的瑞典,阻止华人倪东复工的幷不是政府的限制措施,而是疫情带来的大环境剧变。从事旅游业的他对行业的恢复前景“很悲观”,于是采取了另一种复工方式——转型。

  他表示,“我在瑞典其实没有什么生存上的担忧,即便失业也能拿到以前收入的80%。没事儿干才是最大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尝试转型做直播购物,“主要做一些北欧的保健品。”

  在他看来,这种“线下转线上”的复工方式不仅在华人群体中,也将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所有人因为这场疫情,有条件、有能力往线上转的,肯定都会往线上转。”

  德国劳工部长休伯特斯·海尔近日表态:“疫情让人们看到,在家也可以完成很多工作。”

  也有一些员工更愿意回到办公室。一位德国华人博主称:“我一点儿也不喜欢home office(在家办公)。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开车半小时去办公室上班。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仿佛工作起来更带劲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