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永祥倡议政府应提高居屋供应比例,较私楼多1倍。资料图片 |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楼价与市民购买力严重脱节,已衍生种种社会及经济问题,是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之一。政府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势成一个计时炸弹。有学者认为,政府只眼于增加土地供应并不足够,建议香港房屋政策要全面“新加坡”化,未来居屋、公屋、私楼的供应比例可订在四四二比,居屋供应可多于私楼1倍,让市场有更多可负担住屋。
增建居屋放宽入息限制
香港文汇报报道,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高级讲师潘永祥认为,在今日严峻的房屋问题面前,已经难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进行修复,政府只眼于增加土地供应并不足够,因为即使供应上升,也不能保证发展商兴建楼宇后会平卖,政府房策的新方向应由主导楼房价格上手,即是推出更多居屋等,令公众可以真正用可负担价格置业。
他倡议政府应提高居屋供应比例,较私楼多1倍,建议将现时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七三比,改为四四二比,即四成居屋、四成公屋、两成私楼,居屋市场、私楼市场未来目标做到完全切割。他指多推居屋好处是楼价可控,市民不用担心高楼价问题,真正做到安居乐业。但顾虑到私楼可能飙升,所以入息限制可以放宽,令居屋成为主流,更多市民可以受惠。
以返还单位代替补地价
此外,他亦提议在补地价方面手,增加短期房屋供应。由于过去发展商与政府就补地价之间的磋商时间冗长,导致许多土地即使完成改划亦无法推出市场,他认为日后可以尝试以交还一定比例单位的方式,代替支付补地价,令土地尽快推出市场,而市民又能受惠。
另一方面,市建局现在收购回来的旧楼,重建后往往也以较高价出售,一般市民无法承受,将来可考虑将所有市建局土地转做资助房屋,即类似马头围道的焕然懿居,而政府则可以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例如注资等协助,“如果你蚀几多政府就补贴几多,必须要讲,现在政府不是缺钱,只是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