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央履历(大公报) |
中评社香港12月15日电/大公报报道,“Ms.Buffet”是媒体送给她的光环,但在2015年深思熟虑后转舵至趋势投资航道。西泽投资集团主席兼投资总监刘央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剖析了自己多年来的投资心路历程,如何从价值投资践行者转而去“与周期做朋友”。在风高浪急的港股市场中,屹立二十年而不倒,就是她的“长期主义”。
刘央在香港投资圈内的首个成名作是在2001年,中国B股市场面向内地投资者开放,时任首域投资(香港)CIO(首席投资官)的她敏锐捕捉到其中机会,并在六个月内狂揽三倍收益。彼时有《南华早报》记者来采访,刘央用三个小时阐述了First-Mover advantage(先行者优势)理论,自己是如何通过投资“陪伴”中国民企由小做大,分享市场经济发展的红利。
报道出街后,“Ms.Buffet”的名号不胫而走,外界将刘央称作“女版巴菲特”,但她觉得翻译为“巴菲特女士”更加贴切。很快,刘央在业内享受到“网红”待遇,只要上市公司披露刘央有来调研,就会吸引到大批机构投资者跟进,公司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早年中伏 审视投资风格
也是从那时起,刘央开始研究巴菲特的著述,并在市场上践行价值投资。但当她在海外路演时,却发现投资人对于这套理论不以为意。“他们更想从我这里了解到中国市场有哪些特点。”于是,刘央结合自己对中国A股“政策市”的理解,提出了“贯通法”的概念:先自上而下对国家政策、行业趋势进行判断,再自下而上研究公司质地,最后结合两者的分析选择投资标的。
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刘央在港股市场上接连中伏,昔日“股神”变身为“灯神”。等到了2015年,刘央更是遭遇到职业生涯的“中年危机”。据她介绍,该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父亲的癌症复发,需要自己照顾;二是比尔盖茨基金与她结束了近十年的合作关系;三是A股市场爆发股灾,基金净值出现大幅波动。
刘央就此曾一度淡出大众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风格。她意识到,2015年人民币汇改后,价值投资理论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中国市场,基金经理的配置策略应该与时俱进,逐步向趋势投资靠拢。
“做时间的朋友很难,但做周期的朋友却相对容易。”刘央在回顾投资历程发现,价值投资反而只能提供短期回报,只有搭上周期的“顺风车”,在市场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在市场制度、金融体系等方面与美国都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做投资谁又能忽视政府这只手呢?”
刘央引用《孟子》中的文字,向记者解画在投资领域的最新领悟。“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即使有智慧,也不如更好地运用形势;就算是有好的犁锄,也不如等待农时再耕作。这两句都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未来致胜关键 掌最先进算法
时下市场追捧“长期主义”,刘央认为,这只是复利思维的一种变形。复利的产生自然需要时间的沉淀,但其中过程却充满未知。在市场牛熊转变中只要走错一步,你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长期主义”呢?
在刘央看来,世界上存在两大规律:事件是随机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未来谁能掌握最先进的算法与算力,谁就能在市场上先声夺人。2018年6月,刘央着手组建了智能量化投资团队SYZYGY Capital,并在过去两年中持续从美国挖来人工智能与量化投资的专家。她形容机器学习技术为西泽原有的投资体系插上了“翅膀”,可以更上一层楼。
在去年9月份接受媒体访问时,刘央直言按照量化团队的模型测算,六个月内美股会出现崩盘,引得主持人当场惊呼“你简直是疯了”(really crazy)。结果美股今年3月的暴跌如期而至,西泽投资则提前押注VIX恐慌指数,在本轮股灾中赚得十倍收益。刘央坦言,眼下量宽资金堆砌出来的指数泡沫,可能很快又会破掉。她相信未来三个月内,美股极有可能再次经历一回大跌。
相较而言,刘央更看好港股市场前景。惟她指出,恒指近年来“美股化”倾向严重,都是过于倚靠权重股拉升大盘。也因此,市场资金片面追捧白马龙头股,很多代表新经济、市值较小的股票被边缘化,且此趋势有增无减。目前港股市场七成公司的市值在25亿港元以下,当中的佼佼者蕴含着巨大的上涨空间,投资者未来应关注这类“新港股”的配置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