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曙松表示,香港因为善于把握机遇,而取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公报) |
中评社香港3月21日电/“香港并非一开始就是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在不断演变中,把握中国内地经济腾飞的机遇,在中国内地还没有公司法证券法的环境下,创造性地为上市提供化繁为简的解决方案。”谈到香港金融市场发展,香港交易所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金融服务闽港发展合作论坛上这样说。
大公报报导,巴曙松回忆指出,举行这次论坛的香港金融大会堂,以前却坐有密密麻麻的红马甲(股票交易员),后来因为电子化推行,线上交易越来越多,现场交易不断萎缩。“从照片上大家习惯了红马甲,每当有贵宾到场,还得通知他们说有贵宾参观,所以后来干脆将他们换到另一个好地方,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会议中心。”
助力中企布局海外
巴曙松表示,香港就像香港金融大会堂一样,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上市解决方案助推下,成功吸引大量内地企业赴港挂牌,也就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中国,从而一步步成为联系人,进而晋升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此之前香港不能说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市场主要由本地公司、本地投资者组成,仅是区域市场。”
巴曙松并指出,从贸易额占GDP比重看,2008年后全球化便止步不前,发展格局变成区域化、板块化,和一定程度的脱钩,加上中国经济不断升级,“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在2024年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他根据在港交所的工作经验发现,参与到海外跨市场布局的企业,气氛大都很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