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3日电/据文汇网报导,海洋微塑胶有机会被海洋生物吞食而进入食物链,并进入人类体内。近期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张凯与渠务署合作,对香港的污水厂和雨水渠进行微塑胶含量的研究,发现污水厂及雨水渠每日合共排出超过300亿粒微塑胶进入大海,学者今次研究结果显示,雨水渠排放微塑胶情况不容忽视,建议改进雨水及污水处理技术,以过滤更多微塑胶,减少对海洋的污染。有关研究已于环境科学期刊Water Research发表。
微塑胶是指直径20微米至5毫米大小的塑胶颗粒,过往学术界普遍认为,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是微塑胶污染的主要来源,不过,对于雨水渠收集的雨水有无微塑胶含量却鲜有研究。香港采用“雨污分流”的城市管网系统,本地雨水渠的表水径流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海洋,可能也存在微塑胶污染。
为调查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渠排水中的微塑胶含量,城大及澳门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分别在昂船洲、沙田及石湖墟污水处理厂,以及6条雨水渠采样,包括沙田火炭明渠、梧桐河雨水排水渠、天水围明渠、屯门河雨水排水渠、筲箕湾爱贤街箱涵,以及葵涌葵涌道箱涵。研究经过6轮抽样调查,包括旱季3轮 (2021年1月至3月)和雨季3轮(2021年7月至9月)。
结果显示,污水厂是主要的微塑胶排放源,团队估算全港污水厂每日排放44.8亿至268亿粒微塑胶到海洋。而雨水渠作为沿海城市的重要排水设施,也能排放大量微塑胶,团队仅从6处雨水渠排放量估算,每日可排放2.24亿至32.1亿粒微塑胶,约为污水厂排放量的5%至12%,证实雨水渠排放也是微塑胶污染的重要来源。
倡洗衣机排水口装过滤器
参与研究的张凯表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香港3间污水厂的微塑胶去除效率达到或优于全球平均水平,不过,香港有需要改进雨水及污水处理技术,以减少微塑胶对海洋的污染。他亦建议市民于洗衣机的排水口加装过滤器,以减少微塑胶纤维排放,并认为今次研究成果可扩展到其他沿海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