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做自媒体?高校就业率“掺水”让学生很受伤
http://www.CRNTT.com   2020-09-04 18:06:43


 

  北方某高校毕业生刘旺4月份签约了一家教培机构的教师岗,但受疫情影响,原本板上钉钉的工作没了音信。这让刘旺烦躁不安,而辅导员时不时催促签署三方协议更压得他“喘不过气”。“每天QQ群、微信群连番催促,每两周一次电话催促。”刘旺说,对于他这种工作没着落的毕业生,辅导员都会采用“人盯人”战术。在轮番轰炸下,尽管自己并不满意, 5月刘旺还是和另一家教育机构签署了三方协议。

  江苏无锡某大学英语专业的陈欣怡被实习单位意外辞退后,决定专心准备教师编制考试。但辅导员一再催促尽快签订三方协议,她只能找亲戚的企业帮忙盖章来应付这个要求。

  陈欣怡说,面对可能来自省教育厅的毕业生去向核查,学校再三叮嘱,一定要选择“毕业去向信息无误”,还警告说“如果没有按照学校要求应对调查,被查出材料造假,后果自负”。陈欣怡最担心的是,因签署三方协议,会影响她以应届生身份参加教师编制考试。

  “不管和谁签,只要签了就行。”三方协议原本应是学生权益的重要保障,但在部分高校却成了学校就业率的抓手。

  学校对高就业率的追求让陈昊攻读第二学位的计划成为泡影。陈昊来自东部省份某高校,毕业后他想继续攻读第二学位,需要学校提供未就业证明。而一旦签署了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陈昊就是已就业状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