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好书:中山大学地理学成果迭出
http://www.CRNTT.com   2025-04-13 00:20:20


中山大学地理学八十年回忆文集 主 编:刘琦 书 号:978-988-18547-1-1 出版社: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评社广州4月13日电(记者 韦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成立二十多年来,中评出版的专业性及文化担当倍受各方肯定,现已被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科联、广州市社科院等十五家大专院校及社科机构列为长期合作岀版社,在为高校出版的近千部作品中,“中山大学地理学八十年纪念丛书”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中山大学地环学院科研产出硕果累累,学院承担战略性和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持续增强,从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29项,省部级项目202项,产出了一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学科影响力显着提高。

  由中大一批资深地理学专家、教授撰写、编辑的十部“中山大学地理学八十年纪念丛书”于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后,在全国地理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2009年中山大学举办八十周年校庆之际,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海内外的近千名中大地理系的历届毕业生人手一套丛书,他们称赞说:“这是母校赠送给我们的最为昂贵的礼物!” 用中山大学地理学院资深博导、教授司徒尚纪的原话形容:“这套洋洋大观、六百万言丛书的出版虽过去了二十年,但至今仍是中大地环学院不可多得的“镇院之宝”。”
   
  本书主编之一、时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在总结此套丛书的意义时用了十二个字来形容,他说“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就是中大地理学走过80年风雨的致胜法宝。 

  第一,建立德国地理系专业体系,培养了大量人才。1929年中山大学筹建地理系时,就聘请了来自德国的地理学者W.克勒脱纳(Wilhelm Credner)为首任系主任,并将地理系归口于理科。在强化地理学野外调查的德国地理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早期中山大学地理系的创新就培养了以林超、黄秉维、周廷儒、周立三、郑度等杰出学者为代表的地理学家群体。 

  第二,打造自然地理学的优质品牌。1960年代初,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出现跨越式发展,化学地理、水化学和水热平衡研究异军突起,从过去区域描述性研究进入自然地理结构和过程解释的研究,使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翘楚全国,并为后来环境地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

  第三、在人文地理研究方面异军突起。1990年之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得到快速、恢复性的发展,城市地理和旅游地理研究相继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心之一。一方面得益于广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出现的新问题的推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研究思维和研究观念的变革,以及与香港地理界的融合和互动,使我们尽早地在研究中实现了某些方面与西方人文地理研究的耦合。
   
  第四、将单一的地理学系升格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全国较早地、坚定地举起了“地理学”的大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