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导读
2006年10月号,总第106期

  毫无疑问,国际因素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国际因素不仅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统一进程,而且通过「外因对内因」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和心理倾向。「崇美哈日」、「反共拒中」的意识形态在台湾之所以盛行,台独意识之所以喧嚣,其背后都有国际因素的影子。   国际因素对台湾问题的影响也不全然…
  (更多......)


智囊阔论
 
中国统一的国际因素 俞新天(上海)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矛盾及对台海关系的定位与认知 赵穗生(美国)
日本对台政策的特点和趋势 金熙德(北京)

政治观察
 
陈水扁现象背后的制度与价值观反思 章念驰(上海)
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挑战与合作 李立凡(上海)

社论
■施明德倒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台海风云
■施明德倒扁行动对民进党及台湾政局的影响
苏嘉宏(台湾)
■倒扁反腐运动的特点与影响
穆 严(台湾)
焦点传真
■美国对朝政策调整与朝美核争端
华阳子(南京)
战略透视
■国际反恐恶性循环还要走多久?
杨鸿玺(北京)
观察与思考
■花招百出的美国中期大选
盛立中(山东)
政经访谈
■台湾在美国外交战略上的地位明显下降
罗祥喜(香港)
经济纵横
■中国开发天气期货的意义与设想
王 莹(上海)
两岸四地
■“面碗效应”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
胡伟星(香港)
香港论语
■如何解决香港缺乏政治人才的问题
刘乃强(香港)
连繋中华
■澳蒙通航可为澳门开辟新天地
陈 青(澳门)
风云对话
■理想与执着
刘乃强(香港)
思想者论坛
■黎以冲突及其后续影响
主持人:郭震远(北京)
评论员:赵国忠(北京)
    杨鸿玺(北京)
    田文林(北京)
    孙 茹(北京)
    赵蔚彬(北京)
    袁 征(北京)
国际视野
■伊朗原教旨政权与美国的恩怨
谭 中(美国)
政魁解剖
■从高盛CEO到美国新财长:“中国通”鲍尔森
赵 森(北京)
军事天地
■美国亚太军演:威慑与防范
汪明敏(洛阳)
今日名流
■敢为人先豪气在  汉诗西译第一人
王 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