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
|
二OO六年十月十三日,现年六十二岁的韩国外长潘基文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究系何许人也?他胜出的奥妙何在,意义如何?他又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争鸣”到“独唱”
由于联合国现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的第二任期将于2006年12月31日届满,而安南本人也早已宣布不再竞选连任,因此,对下任秘书长一职的争夺从二OO六年初开始便已迅速展开。在众多的参选者当中,韩国的潘基文在角逐中逐渐脱颖而出。7月24日,安理会对当时的四位正式秘书长候选人进行了首次意向性投票,这标志着秘书长选举程式正式启动。
在此后的9月14日、9月28日、10月2日的意向性投票中,潘基文一直领先,且赞成票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在10月2日的第四轮投票中,他赢得了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4个安理会理事国的支持。随后,来自斯里兰卡的达纳帕拉、约旦的扎伊德、阿富汗的加尼、印度的塔鲁尔、拉脱维亚的维琪耶—弗赖贝加、泰国的素拉格纷纷宣布退出竞选。因此,进入秘书长职位角逐战的最后阶段时,潘基文已成为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唯一人选,这也使得下任秘书长人选变得没有任何悬念。13日下午,在第61届联大任命联合国秘书长的全体会议上,192个会员国的代表以鼓掌方式通过了任命决议。潘基文将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履行秘书长职责,任期5年。
在正式投票前只剩下一名秘书长候选人,在联合国历史上还是头一遭。回首往事,秘书长的产生无一不经过无数轮的折冲、否决和等待:从1971年离圣诞节只有三天时瓦尔德海姆的“临时披挂上阵”,到1981年瓦尔德海姆与萨利姆在长期僵持后双双退出竞选,再到加利寻求连任时的黯然铩羽……对照这些前车之鉴,潘基文如此异乎寻常的顺利当选,自然让人非常惊讶。
“天时、地利、人和”大比拼,潘基文一选定乾坤
有评论家称,潘基文在争夺战中能一举顺利胜出,表明他已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此言可谓一针见血。在联合国60多年的选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秘书长选举的成文或不成文惯例,而潘基文则基本上合乎这些惯例所要求的条件,这是其他候选人做不到的。
首先,联合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两大传统规则——地区轮换制和秘书长不来自安理会“五常”——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轮换”的含义是:秘书长人选来自的地区以洲为单位,每隔10年应轮换一次。由于自1971年底缅甸的吴丹卸任以来,亚洲国家已经有34年无人担任秘书长一职,故“按照地区轮换制、下任秘书长人选应来自亚洲”已成为各成员国的共识。韩国也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故潘基文很轻松的满足了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顺应了“天时”。
其次,要安理会和大会两关兼过。《联合国宪章》第97条规定:“秘书长应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推荐委派之。”这就是说,秘书长需要先由安理会推荐,然后由大会任命;换言之,只有得到安理会和大会两者支持的人才能最终当选秘书长。而在安理会又存在着两种否决权:一种是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联合国宪章》规定,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对某一项决议投反对票(包括秘书长选举),则该决议就不能通过。另一种是非常任理事国的集体否决权。《联合国宪章》规定,一项决议在得到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时才能通过;也就是说,即使全体常任理事国都同意,但如果因为有7个非常任理事国反对或者弃权、因而得不到9张“可决票”,那么该决议同样不能通过。这一点可说是决定秘书长候选人能否最终入选的决定点,而常任理事国的一致票更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