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
2024年6月号,总第318期

港澳比较视野下语言文字态度与身份认同
郭宇菲(广州)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本文立足于港澳比较视角,根据2022年港澳社会心态民调数据对港澳两地居民的语言文字态度及身份认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粤语和繁体字在港澳社会占主导地位;澳门对普通话和简体字的熟悉度和好感度明显超过香港;语言文字和身份认同之间存在复杂的、非单一指向性关系。在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形势下,本文建议从战略层面对港澳地区的语言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发挥语言资源的文化认同功效和对外桥梁作用。

  语言是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之一①。在族群文化符号体系当中,语言因其承载的历史维度、文化内涵以及作为沟通工具的实用性与公共性,成为族群和民族共同经验的有效载体。即便在全球化、流动性与多样性幷存的当今社会,“能否说当地语言”仍被世界多国民众广泛视为最能体现国民身份的指标②。

  然而,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因地制宜的。语言既包括不同语种的语言(如英语、法语、汉语),又包括同一语种下的各种地域变体(如粤方言、闽方言、普通话),不同的语言分别在集体身份认同的构建中扮演什么角色?本文选取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在历史发展、语言生态、政治经济体系等方面有着深刻相似性但又有一定差异性的地区,以两项颇具对照比较意义的港澳两地居民社会心态民调数据为基础,比较澳门与香港居民关于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的异同,以期揭示语言认同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整体规划提供理据和展望。……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