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陆经济步入“新常态”,尤其是2016年5月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执政后执行一系列“去中国化”的两岸经济政策,两岸经济关系由此开始步入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深水区”,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发展也开始经历“阵痛期”。尽管如此,由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存在较大的“先天”互补优势,加之两岸拥有独特的同文同种天然联结,因此,两岸经济实现融合发展仍是大势所趋。
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逐步迈向转型期,台湾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与此同时,在台湾岛内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台湾传统加工出口企业开始不断向外转移,其中,大陆由于拥有与台湾相近的地缘和人文元素,尤其是拥有较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逐步成为台湾传统产业向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基于此,台商向大陆投资客观上促进了两岸经济联系的加强和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并促成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拓展,其在大陆的经营日趋“本土化”,使得台商转移企业和投资事业的生产营业对大陆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吸引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环境日臻完善和优越,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从而推动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