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10年3月号,总第147期

培育共同认同 夯实和平发展基础
  国民党重新执政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发展很快。陈江四度会谈,签署了12项协议以及金融MOU;大三通的全面实现,使得两岸之间各项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经贸合作以及ECFA协议谈判已经开展、文化交流红红火火,台湾的著名景点及旅游饭店人头涌涌,空气中传导着来自神州大地的南腔北调。

  但在这样热络的表层之下,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却感到一丝隐隐不安和微微寒意:执政当局刻意淡化一个中国,不断宣扬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使原本不是问题的“一个中国”在台湾政坛成为政治禁忌,“统一”则遭到遮罩或妖魔化;而“台独”的呼喊声反倒不绝于耳,当局视之为“言论自由”而听之任之。更有甚者,据台湾媒体披露,一向保守、效忠“中华民国”的台军方最近要求一家供应军队罐头食品的产商退货,理由是罐头标签原产地印为“TAIWAN CHINA”。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国民党再度执政一年多之后,就不免令人感慨与唏嘘了。其结果,是造成泛蓝内部人心涣散,方向迷茫,根基松动,间接导致了去年底以来的县市长选举和“立委”补选的失利。

  其实早在去年中,就有不少学者质疑为何政党轮替之后,台湾民意调查的结果却显示有更多台湾民众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其原因有李登辉加上民进党长达十余年的执政,系统地“去中国化”以及推行所谓“本土化”,强调“主体意识”,构建新国族认同等。但更重要的,是重新上台的国民党当权者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不敢突破李登辉的桎梏--放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而代之以“台澎金马”为其限缩的主权范围。致使两岸政策含糊不清,方向不明。故维持现状,偏安一隅,在执政当局的大力宣传推动下,成为当前岛内的最大共识。

  应该说,国民党放弃“反攻大陆”的主张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正视现实的。但由此放弃中国认同,却无异于“泼洗澡水把孩子一起泼掉”,是政策上的最大失误。早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李登辉改变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推出所谓“两国论”时,就遭到国民党内众多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最后被灰溜溜地扫地出门。2005年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冲破重重阻力,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明确表示了国民党对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态度和主张。也由此,鼓舞了岛内泛蓝人士的军心和士气,团结了大多数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众,终于一举夺回失去8年之久的政权。

  但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台湾民众在涉及两岸关系最核心的认同问题上,却出现了倒退,这是值得密切重视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学概念,包含多种属性。在字面的赞成、亲近、归属、一致的意思后面,作为国家、族权的认同,是构成一个民族国家最根本的理念核心。认同是国家和族群的凝合剂,是内化的理念和信仰,也是社会互信的基础。如果缺少认同,家庭都会瓦解,国家也将分崩离析。因此,学者将它称之为两岸关系的核心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人类的政治认同是社会化产物。在社会化进程中,由于历史文化及血缘传统的共同作用,族群和人群产生共同认同,由此构成国家和民族的核心认知。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国家身份认同的民族。炎黄子孙,不论飘零何处,无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无不以“中国人”作为自己内心深处最核心的身份认同。香港著名词作家黄沾的一曲“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正是这种认同最好的写照。

  由于两岸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加之亲缘、血缘、文缘、地缘等关系,同为中国人的共同认同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岸最大的共性。即使在今天,由于岛内政治环境等种种原因,许多人因为政治压力不敢公开讲出自己的主张,但其内心深处却依然有着强烈的“中国认同”。这种认同如同埋在地下的种子,当春雷惊蛰,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时,就会破土萌芽而出。因此,两岸的执政当局及各界人士,需要为两岸关系及岛内的政治气候变化创造条件,催生更多人心中对于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建一个统一、富强、文明、繁荣的伟大祖国的共同认同。

  正如台湾学者所言,“没有参与就没有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培育两岸共同认同,最重要的途径是让两岸民众参与到两岸的共同事务实践中。如台湾的张亚中教授及大陆的刘国深教授所建言的,两岸应成立涉及民事、民生的共同委员会,协商处理当前两岸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具体事务。在这些具体事务的处理过程与交流交往的合作中,积累共识,建立互信;同时构建出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扩大和平发展框架的内涵与支柱,并由此培育、壮大两岸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认同,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未来两岸的政治谈判做好物质基础、思想理念以及舆论氛围和拥有强大主流民意支持的准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