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05年8月号,总第92期

团结与分裂:中国国民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刊编辑部
  没有出乎意料,马英九在选举中获胜,接任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至此党主席之争落下了帷幕,国民党的世纪交替完成。今后的路怎么走?如何才能走上取胜之道?历史的重任已经落在了马英九的肩膀上。

  马英九是年轻一代的国民党领导人,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为官清廉、理想清晰、立场坚定,既有务实的地方行政经验,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是马英九的鲜明特征。公道地说,放眼国民党,马英九确实是当仁不让的主席人选。

  马英九当选主席,为国民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领导人基础,能够确保国民党继续保持连战确立的方向路线,不容易发生动摇。须知,连战的路线是国民党经历过惨痛的失去政权的教训后产生并确定的,其代表了国民党的正确方向。如果不能够把反台独和促进两岸合作作为国民党今后的路向,国民党将难于走出困局。

  当然,如果王金平当选,也同样能够继承连战的路线,因为不管是马还是王,都没有脱离连战路线的可能。国民党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走,只能站在对手的对立面,只能靠拨乱反正确保自己的地位。国民党的兄弟党亲民党试图走第三条道路,结果政治力量一落千丈,已成为泛蓝特别是国民党必须记取的重大教训!

  走到今天,国民党已经摔了无数跟斗,头破血流,汲取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可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国民党内部非常明瞭,又几乎无法克服的,是团结与分裂的问题。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团结与分裂始终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马英九主席,面临的最大考验在哪里呢?

  在今次选举中,国民党分成了王马两大派,两大阵营摩擦颇多,矛盾尖锐,为今后的合作留下了裂痕,如何弥合,是摆在马英九面前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任由问题发展下去,党内新的派别之争就会演变成为分裂之争。

  马英九最大的问题在于包容能力比较弱,团结性比较差,对于台湾社会各种阶层的民众缺乏全面的影响力,在泛蓝与泛绿的支持者基本持平的现实面前,国民党需要大包容、大团结,一个不能少,还要有更多!如此,国民党才能获得取胜的机会。形象而言,国民党需要的不仅是清流,还需要浊水溪。所以,马英九务必清楚,仅仅靠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团队,是夺不回江山的。

  除了国民党内部的团结问题,泛蓝的团结问题也是马英九的最大难题。明摆着的问题是,仅靠马英九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与亲民党谈得成什么整合的方案。马英九应该知道,虽然他已经贵为主席,但是他离泛蓝共主的地位尚相差甚远!

  所以,马英九没有什么高招可以用,唯一的取胜之道就是团结和合作,通过团结与合作,消除分裂的隐患,革除分裂的积弊。他必须要做到的是:

  一,真心实意地尊重连战以及连战的路线,尊重连战的泛蓝共主的地位,决不动摇。那么,国民党内部的团结、泛蓝的整合,都有了可能。马英九务必明瞭,连战对于国民党而言,永远是财富。

  二,真心实意地与王金平合作,马王合是国民党今后最大的资产,是2008年取胜的法宝,是令对手紧张的伙伴,合则生、则赢,分则死、则输。从今次民进党反应可见,王马分裂是他们最为期盼的事。

  三,真心实意地为台湾人民谋福利,用实际行动来解除台湾中南部民众的疑惑,用真诚的付出来团结台湾人民,而不是惧怕自己是外省人,带有“原罪”,只好以过激的反中、反共言行来取信岛内某些人。

  在台湾的政党政治中,民进党是分派不分裂,关键时刻能够放下分歧,团结合作,共度难关,夺取胜利。国民党不同在于,分派又分裂,而且往往是在关键时刻闹分裂。分裂的结果就是失败。 

  按照马英九的性格,上台后一定要改革,要重新聚集资源,为今后的政权争夺战做准备。所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为了更加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如果改革是为了一个小集团的利益,国民党的前途必然无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