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化与两岸四地经济整合
|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风云变幻的世纪,也是人类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全球一体,互为关联的时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负面教训,非殖民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全球化成为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主要潮流。全球化浪潮改变了自工业革命兴起以来的世界政经发展趋向,联合国、国际合作机构、跨国公司、区域合作组织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成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全新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股方兴未艾的世界发展潮流逐渐成型:建基在非零和博弈理论框架之上的和平发展、合作双赢论述取代了传统的冷战思维及对抗、斗争哲学;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际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了要素组合与配置,令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而由此更进一步引发世界各国商品及竞争力的提升,为了保护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
纵观今日世界,欧洲共同体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雄踞大西洋两岸,在整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促进区域贸易与流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面对来自欧洲与北美区域联盟的竞争与压力,亚洲各国开始思考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尽管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合作起步较迟,但随着东盟十加一及十加三机制的逐渐清晰,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隐然成型。这对亚洲经济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版图的重构与组合,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期杂志特邀台湾前行政院长萧万长先生及大陆著名学者撰文论述如何建立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两岸共同市场与中华自贸区,希望能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事实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早已不再是构想或理念,而是客观现实的存在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实:经过二十余年的密切发展,内地与香港、澳门已经达成CEPA协议,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关系;而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发展很快,贸易总额累计达四千三百余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金额亦超过八百亿美元,两岸经济互惠互利的效应已经显现。
加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是四地同胞利益之所在,也是客观形势的要求。然而,海峡两岸今天在如何强化经济合作,共谋民族发展的问题上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与行为:一种是与世界潮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共享繁荣共议统一的融合型思维及实践;另一种是“戒急用忍”、分裂对抗的对抗型思维及政策。这两种截然不同思想折射出两岸主政当局思想上的落差与行为上的悖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国父孙中山先生上个世纪初向国人提出的忠告今天并未过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不仅关系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更决定执政者的命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