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统战
“胡六点”中“台湾文化可以丰富中华文化”,既承认了台湾文化的特殊性,又肯定它既不和中国文化冲突,还有正面贡献。
台湾文化和中国文化关系的讨论在台湾开始得非常早,但大陆当局开始关心台湾文化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当时跟着国民党右翼的路子走,对文化本土化采取负面立场。如今胡对这一个讨论做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性决定。
汉文化中,台湾文化特殊性存在的争论早在日据时代就开始了。那时争论焦点之一是“台湾话文”和“(中国)白话文”之争,赖和与张我军就是当时对立双方两个著名的旗手。
228事件之后,中国艺文只人士和本土文化人进行了一段时间“台湾文化的特殊性”的攻伐,这论争随着威权政治的确立而沉寂,直到1970年代再浴火重生,掀起了乡土文学论战。论战期间国家对台语节目的进一步紧缩,台湾文史的探讨发展持续被禁锢。
直到90年代,本土化才伴随民主化、自由化冲击到国家政策决定,1990年代乡土教材、母语教学的推动也在争论中颠跮前行。
2000年后,失去政权的国民党在痛定思痛,对文化本土化进行批判,把文化战略定调为“本土化就是去中国化”应予拨乱反正。过去并不在意台湾文化论争的中国大陆,为国民党失去政权也惊讶不已,2001年厦门大学举办《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论坛》的学术会议,批判“文化台独”就成为会议的主轴。
政治冲突和文化(文明)关联,在杭亭顿教授提出文明冲突论前,早被台湾社会的权力集团运作超过半世纪了。既如此,由胡锦涛这位中国最高权力掌控者来个决策大逆转,对台湾文化特殊性从否定变正面肯定,实在突然,以致于国民党政府无法反应也就不意外了。
只是这种逆转,也并不是毫无脉络。实可由反分裂法“两岸既未分裂也尚未统一”,“承认台海现状”的基本立场,延伸出来。
在政治上承认其基础。以流行音乐观点说,台湾歌曲能主导中国大陆七成以上市场,若非具备一定特殊性怎会可能?这又怎能继续否定?
这种承认由政治挂帅的中国大陆领导人提出,当然政治意义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对台湾事实存在的主权仍未丝毫放松打击的立场,但在文化上已寻求和解,并予以纳编,以为政治的统一创造基础。
这一个策略显示出中国大陆已体认到对文化上的台湾主体意识的继续成长,已不是马政府正名等一连串的复辟工程可以压制下去的。所以对台湾中国从过去完全诉求中国文化的普同性,转移到台湾文化的特殊性。这也明白地显示其统战对象是锁定民进党、绿营的群众。
过去绿营主张台独的一个重要诉求正是这样的:假使你珍惜台湾文化的特殊性,那么你就应拒绝台湾被只诉求文化普通性而忌视特殊性的“中国”统治。胡的这一个新策略到底会收到什么样的政治效果,固然有待进一步评估,但胡的这一项构想却不能不承认相较于过去在对台湾文化立场上只知跟随国民党的作法有相当的进步性。也因此,若认真执行,造成何种压力,固有待评估,但民进党恐怕不能轻率以对。
结论
做为1979年以来最重大的改变的新战略,胡《反分裂法》的务实面,开启了两岸务实往来的阶段,在2005年到2009年间诸如包机协议、小三通、乃至大三通已达相当成熟的初步协商,为2008年11月的大三通协商建立了务实的基础。然而在此后,过度提早进入政治性进程规划,对台战略进程由反独优先、统一摆在未来,调整到反独促统并行;由政经分离、务实交流调整到政经并进,积极促统;从中美共管台海到由自己独自管马英九,排除所有外力干涉;由不提一国两制,再到重推一国两制等等做为阶段战略新进程,固以国际参与换主权让渡,又在文化上采进步宽松的策略,做为对台湾主权行为的框限远比过去严峻的平衡策略,恐怕不要说民进党,连许多台湾蓝军都不易适应。至于马政府,口头虽有所肯定,但从反应上的迟疑上可见其心内压力实在沈重,两岸未来发展恐将进入较不易确定阶段。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