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纪念郑和:传承中华文化特色之「和平海权」的崛起
|
刘达材(台北)
退役海军中将
中华郑和学会理事长
|
今年(二○○五)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全球各地都在热烈响应举办一连串庆庆祝活动,以迎接一世纪大庆典。因为,「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的航海家,他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已获得世界各方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
郑和好景不常,前后只有二十八年,令西方海权学者极为不解的,郑和下西洋,发起得快,结束得也快。郑和的丰功伟迹,并未如哥伦布、麦哲伦、达珈玛等世界航海家一样在世界历史留名,也未得他的国人给予应有的尊敬与肯定。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问,何以致之?
诚然郑和的壮举,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但是他的壮举,中国却曾付出极大的代债。郑和远航是多目标的活动,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郑和下西洋,全盘的成败得失,也曾引起很大的争议。今朝纪念郑和,藉重温过去的历史,确能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更能有助我们理解当年的成败得失。从痛苦的经验教训中,增长我们的智慧……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月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