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06年5月号,总第101期

亚洲合作:共创「伟大的将来」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一曲「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人民的心声。

  亚洲合作的话题,起源于十九世纪末。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亚洲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亚洲各国若不能开展合作,坚持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坚持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独特地位,东方文明就有失落的危险,亚洲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因此,当时所提的亚洲合作,主要内容是团结合作对抗西方势力的压迫。从宫崎滔天的「大亚细亚主义」到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无不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

  潮起潮落,一百余年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非殖民化浪潮如火如荼,横扫整个世界。获得独立自主的亚洲国家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继崛起在世界东方。今天的亚洲,己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二十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因应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的主要对策。欧共体、北美自贸区等相继出现并显现出巨大的组合效应,而亚洲,却在这场经济整合的竞赛中落后了。由于种种原因,亚洲合作的步伐趑趄不前,缓慢被动。

  亚洲需要加强合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合作水平不高,发展不迅速,原因何在?首先在于共识不足。一些国家对于开展地区合作兴趣不高,担心加入合作机构后会成为大国的「盘中餐」;某些区内国家欲「脱亚入欧」或「脱亚入美」,不愿为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出力;还有一些国家受区外势力挑拨,害怕无中生有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其二是由于人口众多,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差异较大,短时间内难以整合。其三是由于历史遗留的领土、宗教、民族冲突等问题,造成深刻的敌意和互不信任。这些矛盾相互交织,严重制约着亚洲合作的发展。

  形势比人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迫使亚洲各国重新思考加强合作。进入新世纪后,以二○○一年中国——东盟就建立自贸区达成共识为标志 ,亚洲国家的整合速度明显加快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计划全面展开后,双方经济合作获得巨大收获,贸易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而且随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双方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稳定。此外,东盟与中、曰、韩「十加三」伙伴关系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创立与发展壮大;孟加拉湾国家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亚洲合作对话外长合议机制的建立等等,令人欣喜地看到曙光已经照耀亚洲合作的天际。

  走笔至此,不禁令人想起八十二年前著名的印度诗人泰戈尔首次访华时讲的话:「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国家站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

  泰戈尔的预言,正在亚洲人民的努力中成为现实:亚洲合作的实现,就是「伟大的将来」到来之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