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迪出席大选获胜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
|
四月十一日,意大利战后第十五届议会选举落下帷幕,由前总理普罗迪领导的中左联盟在时隔五年后夺回了执政权力。随着现总理贝卢斯科尼于五月二日正式递交辞呈,中左联盟组阁已成定局。作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的「元老」,东山再起的普罗迪顿成焦点人物。
有口皆碑的「教授」政治家
罗马诺.普罗迪,一九三九年八月九日出生于意中部小城艾米利亚市的斯塔迪亚诺镇,父亲是工程师,母亲为教师,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受家庭的影响,他笃信天主教,中学时即加入「天主教行动」组织。
意大利人欣赏他冷静的头脑,丰富的知识和学者风度,故为他起了「教授」的绰号,而他也确是位货真价实的教授。他于一九五七年考入米兰天主教大学学习法律,一九六一年在该校获法学学士学位后,先只身赴英,入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后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工业政策。一九六三年起开始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政治经济学。他在随后的六年助理教授生涯中刻苦钻研,先后兼任从事经济和社会研究的朗伯德研究所的研究员和特伦托大学的经济和工业政治学教授,一九六八年又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研究员。七十年代起担任博洛尼亚大学工业组织和政策研究所教授。博洛尼亚这座历史悠久而又远离繁华喧嚣的古城不仅充分培养了普罗迪的儒雅气质,更使他潜心发表了众多关于政治经济、工业政策的报告,获得了数量繁多的学术嘉奖,并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了一些经济组织的活动,为此后逐步涉足政坛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传统家庭中成长,普罗迪受到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其婚姻几乎是绝版的经典。他和妻子弗拉维雅•弗兰佐尼相识于孩提时代,并于大学时代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两人从一九六九年成婚至今备极恩爱,从未有过不和的传闻。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弗拉维雅多年来始终保持朴素作风,并常与丈夫一起做事。家有贤妻既是普罗迪获得良好声望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事业不断升腾的重要保证。
一九七四年,他作为客座教授在哈佛大学讲授了一年有关意大利经济体制问题的课程,从而在意大利商界和政府中一举奠定名望,回国后即被任命为穆利诺出版公司董事长兼任意大利农业国民银行的经济顾问,参与创办了《工业政策与经济》杂志。他从一九七八年起以无党派人士初涉政坛,先后出任意大利工、商、手工业部部长。一九八二年,他被政府任命为意大利最大的国有企业伊利集团(拥有职工五十多万)的董事长(任期八年)。该企业当时困难重重(亏损和债务额分别高达三百六十亿和三十五亿里拉),但他制订了一整套发展战略,包括:平衡企业预算、推行生产结构改革、重新占领市场;提拔年富力强者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打破“企业只创造就业机会、不得解雇职工”的陈规,等等,从而奇迹般地扭亏为盈。九十年代前期,意国有企业又到了调整改革的关键阶段,作为成绩卓著的经济学家,普罗迪于一九九三年应邀再度出任伊利集团董事长,但次年就因同时任总理的贝卢斯科尼在集团管理方式上意见不一而挂冠回乡,指导一个权威性的经济预测小组的工作。
当时的意大利政坛同样一片混乱,被称为“爆炸装置”;政府与司法界、总统与总理、各大执政党之间矛盾重重,内讧不断。一九九五年二月,普罗迪创建了意大利“橄榄枝”中左联盟并任领导人,不久即宣布参加下届大选;他的对手正是刚下台不久的贝卢斯科尼。如此看来,两人确是老冤家对头;而普罗迪也自此走上了专一从政的道路。
当时的普罗迪拥有多重优势:其一,从党派看,中左联盟中高姿态力挺他的左翼民主党在工会运动中势力大张,而联盟中其他中间党派则可打消对左翼有恐慌心理的中间选民的顾虑;其次,他虔诚天主教徒的背景和“家庭型”男人的形象获得了原意大利第一大党天民党(当时已分裂)麾下选民的青睐;第三,普罗迪的家乡艾米利亚及活动中心博洛尼亚所在的意中部地区是传统的“红色”区域(即支援左翼政党),是牢固的竞选大本营;最后,虽然人们仍对其政治领导能力存有争议,但在八十年代行贿风遍吹时,身为伊利董事长的普罗迪及其企业不仅顶住了各种压力和诱惑,从未陷入丑闻,反而成就斐然,这是国家摆脱经济困境所亟需的。因此,中左联盟赢得了一九九六年四月举行的战后意大利第十三届议会选举,普罗迪随之成为意战后第五十五届总理和首届中左政府的组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