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世界

冷则刚:欧洲对与美或中国合作立场不一致

2024-05-17 14:42:14
冷则刚。(中评社 俞敦平摄)
台北论坛举行“解构美国—世界霸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书发表会。(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5月17日电(记者 俞敦平)被问到俄乌战争对全球供应链的改变与地缘政治的影响时,“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冷则刚强调了俄乌战争对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重塑。他指出,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使美欧在安全关系上更为紧密,但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合作仍有待观察,他提到了欧洲内部的复杂性。他指出,欧洲内部的态度并不一致,各国对于选择美国还是中国大陆作为主要合作伙伴的立场有所不同。整体上,虽然全面倒向中国大陆的可能性不大,但美国仍在全球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

  台北论坛17于台大校友会馆举行“解构美国—世界霸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书发表会,该书由台北论坛执行长何思因邀集国内外产、官、学界的美国研究专家,以及自台湾赴美任教的学者共同撰写并主编。发表会由何思因主持,并邀请本书作者之一的冷则刚以“美国科技发展的政经动力”为题发表演说。并有前“外交部长”林永乐、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暨共同创办人王伯元等重量级人物出席。

  冷则刚首先强调了俄乌战争的影响。他指出,俄乌战争前,欧洲及全球其他民主国家普遍认为威权国家(如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仍可以成为经济合作伙伴。然而,俄乌战争后,这一观点发生了转变。各国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大陆与俄罗斯是否会形成真正的联盟,并反思威权体系是否能成为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冷则刚接着讨论了欧洲的态度转变。他指出,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国家对于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开始有所改变。过去,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保持密切的市场交往,但现在在安全上与美国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北约(NATO)在战后重新成为重要的平台,安全问题也渗透到许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组织和机构中。

  接着冷则刚谈到了美欧关系的重塑。他指出俄乌战争使美欧之间的关系重新紧密,特别是在安全领域。然而,这并不代表美欧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也会完全结盟。欧洲国家仍在寻求在经济利益和人权问题上与中国大陆保持一定的平衡,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等大国。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