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导报

罗鼎钧:两岸融合发展应多方面协同发力

2024-11-30 00:43:15
论坛现场(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11月30日电(实习记者 李婷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博士候选人罗鼎钧日前在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观点称,两岸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

  罗鼎钧表示,两岸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升两岸经济融合水平,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两岸应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秉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理念,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向纵深发展,不断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新空间,积极探索两岸共同市场构建,为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罗鼎钧以福建两岸融合示范区为例,指出福建作为连接两岸的地理纽带,在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示范意义,福建自贸区的创新实践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一,政策法规与机制构建。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政策实践表明,立足制度型开放,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强化和夯实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基础,是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应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经验基础上,在台资集聚区、产业合作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建立健全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文化交流与认同强化。通过历史文化挖掘、渠道平台构建、教育交流深化,积极推进两岸文化认同与民心相通。可以成立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基金会,为两岸文化机构和个人开展交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信息共享平台,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网上空间,在互动交流中增强情感认同,最终实现价值观的趋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强民意基础。

  第三,经济交流与产业合作。在两岸经济融合的进程中,加强经济交流与产业合作是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应着力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一是加强两岸产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为两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搭建桥梁;二是持续深化金融、贸易、通关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提高两岸经贸便利化水平;三是积极开展两岸产业标准、认证、检测等衔接,推动建立共同市场。

  罗鼎钧表示,当前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需在多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在政策法规方面,应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特殊政策,最大限 度释放示范区发展活力。在文化交流方面,应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参与主体,增进两岸民众对彼此的瞭解与认同。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教、旅游、青年等交流活动,创建两岸共同的传媒平台,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在经济合作方面,应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错位发展、链条延伸,实现互利共赢。聚焦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打造两岸产业合作新高地。支持两岸企业协同创新,共建标准体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健全惠台利民政策,为台商台企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同等待遇。

  本届中华文化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