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球化中心CGHK Insight 关于“特朗普2.0:美国盟友关系与印太风险预判”的洞察对话会议截图。
中评社香港12月21日电/随着特朗普即将在2025年1月20日开启他的第二任期,中美关系及全球格局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执行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指出,特朗普对“交易”充满热情,尤其渴望在第二任期内与中国达成某种协议。
“这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他(特朗普)一定想要与中国达成某种交易或协定。”葛来仪在2024年12月17日,由香港全球化中心(Center for Globalization Hong Kong, 简称CGHK)主办的CGHK Insight Dialogue洞察对话上发表了这一见解,分析了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及其未来外交政策的可能走向。
此次国际对话由CGHK研究员谢遥东进行开场致辞,CGHK创始人兼主席邱震海主持,邀请了葛来仪和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达巍作为主讲嘉宾。会议以“特朗普2.0:美国盟友关系与印太风险预判”为主题,深入探讨特朗普二度执政对中美关系、美国盟友体系、以及欧洲与印太地区安全格局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1. 特朗普的“交易”策略:中美贸易协定的可能性
对于特朗普希望达成的“交易”,葛来仪指出,目前这一交易的具体范围、条件和内容尚不明确,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无疑为中美关系增添了更多复杂性。同时,她强调,这种协议不应被视为10多年前提出的“G2”(中美共治)概念,而应更多聚焦于经济和贸易领域中一定程度的和解与合作可能性。
达巍则对特朗普2.0时期中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协议的达成需要更多互动和早期沟通,但迄今为止,无论是特朗普方面发出的邀请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其就职典礼等积极信号,还是其他相关举措,都尚未得到北京的正式回应。他特别提到,在经济领域展开实际、务实的合作,例如解决芬太尼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这些符合美国当前国家利益的议题,可能成为双方较易突破的切入点。然而,由于台湾问题对北京的高度敏感性,将其作为交易筹码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2. 乌克兰冲突:中美合作的空间与挑战
在讨论特朗普上任后如何应对俄乌战争时,葛来仪认为,特朗普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与普京进行沟通,而非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问题。然而,她特别表达了对朝鲜向俄罗斯提供支持的担忧,尤其是朝鲜可能因技术回报而获得的潜在优势,这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同时,葛来仪指出,中国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提供金融支持或参与维和行动。此外,她分析认为,中国与欧洲关系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乌战争的停战方式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欧洲的影响。她强调,欧洲希望避免在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中被裹挟,并同时跟中国和美国开打“贸易战”,或更倾向于维持与中国务实的经贸合作。
达巍从理论角度提出,中美在俄乌问题上合作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双边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例如通过政治协商和沟通推动进展,而通过G20等国际协调组织开展多边合作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他指出,中国需要通过建设性参与向国际社会释放积极信号,避免被视为“反西方集团”的一部分。这种姿态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全球稳定。
3. “CRINK”格局陷阱:中国政策的重新定位
在谈及华盛顿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担忧时,葛来仪引用了“CRINK”(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一被美国的中国政策圈广泛讨论的概念。她指出,部分美国鹰派人士将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视为地缘政治“集团化”的趋势,这种观点令人担忧。她建议,中国需要“重新审视”(rethink)自身的外交政策和伙伴关系策略,避免被卷入这一对其不利的地缘政治框架中。
葛来仪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在重大国际议题上展现独立性和灵活性。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应慎重对待与俄罗斯的合作,不向俄罗斯或伊朗等国家输送可能用于军事的工业设备,以避免进一步激化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此外,她强调,中国可以通过具体行动明确与这些国家的利益分歧,从而避免被视为“集团化”阵营的一员。
与此同时,达巍也表明,中国需要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渠道进行沟通,积极调整对美和对外政策,以“重新定位”(reposition)自身在国际格局中的角色。跳出“CRINK”陷阱是关键,因为一旦被贴上该标签,中国可能会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陷入被动。因此,通过务实的政策和积极的行动,中国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国家利益,减少国际社会对其的误解,并提升其在全球格局中的话语权。
4.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象征意义与外交互动
对于特朗普计划邀请各国领导人参加其就职典礼的安排,葛来仪对中国最高领导人是否会最终出席表示怀疑。她认为,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是一项具有内政象征意义的礼仪活动,此类场合中的中美领导人互动可能并不合适。她指出,鉴于中国在外交礼仪和程序上的严格要求,更可能的选择是在特朗普正式就职后,通过类似2017年海湖庄园非正式会晤的方式,推进双方进一步的沟通。
达巍则认为,就职典礼虽然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合,确实能够传递积极信号,但考虑到安保问题、时间安排的紧张性,以及过往的先例,几乎不可能在就职典礼上促成中美两国元首的正式会晤。他强调,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层面展开深入的沟通和务实的互动,以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针对类似总统就职仪式这类象征性场合,他指出,如果北京希望积极回应特朗普方面释放的信号,中方更可能派遣中国外长或国家副主席级别的高级代表团出席,以体现中美关系的重视,同时保持外交礼仪的灵活性和适度性。
此次CGHK Insight洞察对话为与会者提供了关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美国盟友关系、中美关系、以及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安全风险深刻分析。虽然特朗普2.0时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嘉宾们一致认为,通过加强双方的对话、合作以及政策调整,依然有机会避免最坏情景的发生。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将直接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国际安全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