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天下

李建荣:吴伯雄钻石婚宴上传递的两岸讯息

2024-12-04 00:17:55
马英九致词推崇吴伯雄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卓著。
吴伯雄与夫人戴美玉举行结婚满60周年的钻石婚宴
  中评社台北12月4日电(作者 李建荣)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11月29日欢度钻石婚,朝野各界人士出席致贺。其中前“总统”马英九致词时特别提到,吴伯雄在其任内代表国民党访问中国大陆,确立两岸和平发展方向,贡献卓著,“国人”有目共睹。的确,吴伯雄在党主席任内帮助国民党重返执政,“立委”选举拿下八十一席近四分之三的席次,在此民意基础上,两岸关系大幅获得改善。但对照当前两岸陷入敌意螺旋加剧,在没有“九二共识”互信基础的情况下,大陆方面对“台独”政权在军事、外交、经济层面大力围堵施压,两岸情势日趋紧张,让大家都感到忧心忡忡。

  马英九当天致词时还特别提到,期盼两岸能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共创双赢。而当天吴伯雄钻石婚宴主桌上,也坐着与其同是台湾吴姓宗亲老友、海基会董事长吴丰山。邻座也有创立“九二共识”一词的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以及亚太和平基金会董事长、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等人;至于十多年来与大陆高层互动频繁的前“副总统”萧万长、前“监察院长”钱复、前“行政院长”刘兆玄、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前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也都在座;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立法院长”韩国瑜与众多国民党籍县市长、“立法委员”、地方县市议员都在场,相信与会人士对马英九的呼吁别有一番体会。

  吴伯雄继连战2005年的和平之旅后,对两岸关系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在党主席任内以无私无我的精神,团结了全党,还完成整合了亲民党与新党等友党力量,才让国民党从2000年后走出挫败,拿下光荣的战绩。在此民意基础上,马英九执政改善两岸关系才有坚实的后盾。固然马英九当时是高人气,但是面对“立法院”从225席减半至113席的首次新局面,面对参选爆炸,国民党内要先整合成功,再与亲民党及新党整合,还要礼让无党籍参选空间。去年马英九出面整合民众党,最后功败垂成,令在野人士惋惜,但这也更凸显吴伯雄于2007年接任党主席稳扎稳打完成在野同盟的不易。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十一月中提早拜访吴伯雄时,两人不约而同忆起那时合作的不容易,陪同在座的幕僚称“亲民党当时都已经决定要重回国民党了”,对于这段历史更可说明政党间的合作,互信礼让是不二法门。

  当马英九当选“总统”后,吴伯雄原要将主席职务礼让给马英九兼任,但马英九当时却婉谢了。因此改善两岸关系的关键角色之一,就落在执行国共平台的吴伯雄身上,吴伯雄在得到互信的基础上,于两岸领导人间起了穿针引线的角色。2008年5月26日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中国大陆前夕,大陆却不幸发生汶川大地震,吴伯雄指示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委员会立即拍发慰问电。抵达南京禄口机场的欢迎式上,他率领代表团成员向不幸罹难的大陆同胞默哀,这个铺陈的小动作,不经意也为两岸关系带向一个善意互动、抱持同理心、相向而行的道上。

  他于5月28日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晤谈秉持在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追求双赢。而在当年两岸开启新情势下,这次的历史性会谈促成了延宕多年的海基会与海协会在最短时间复谈,并促成了七月份的包机首航,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目标,开创了为时八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当年十一月并实现了两岸海空运的大三通。这标志着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离,进入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尤其2013年6月13日与中国共产党新任领导人习近平晤面时,两人忆起两岸共同举办的佛教论坛的难得意义,习近平在谈统一的目标时,也首次提出要追求两岸的心灵契合,这也显示当时的大陆领导人对于追求和平统一的方向。

  而今2024年已进入岁末,又将翻过历史的一页。2025年3月12日将是两岸共同崇敬的孙中山先生百年逝世纪念日,当年他于临终前不忘谆谆告勉同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和平、奋斗、救中国”。中山先生在过世前一年,也就是民国十三年,分别创立了一武一文的黄埔军校与中山大学,这两所学校今年也都欢度了百年校庆,毕业的校友分布全球,也都对国家社会做了贡献,显示中山先生当年创校的远见与苦心没有白费。当前孙中山先生可说是两岸难得的公约数,如何发扬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当是两岸包括全球中国人共同奋斗向前的理想。

  明年也将是对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以及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的纪念。面对当前两岸关系的严峻,两岸现阶段唯有共同面对历史,找出共同的记忆,承继发扬悠久的中华文化文明,多增进同的认识与交流,将来,也就是有朝一日,才有化解异的机会。假如不走这条路径,反而要把同的基础破坏、消除,那两岸离和平发展共荣的机会将越走越远,甚至令人担心血光之灾的可能性就会升高。

  马英九对吴伯雄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肯定,也让我们忆起2008年至2016年两岸关系大合作大交流的荣景,甚至台湾在参与国际空间上也有进展,例如以观察员身分进入世卫大会及国际民航组织年会,甚至也与新加坡及纽西兰签订经济伙伴、经济合作协定。这都是退出联合国后,难得的一个进展。两岸要消弭对立、降低紧张,追求合作双赢,并非是乌托邦,且有实践的前例。两岸之间固然有难解的政治争议,但难解的歧见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用时间去铺陈,去堆迭善意与同理心,才有机会破解。因此两岸关系如要拨云见日,雨过天晴,求同存异的默契不仅不能丢弃且要找回才是。

  (作者:李建荣,前中国国民党文传会主任)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