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中与西方根本分歧在于人类底层逻辑
2024-11-29 16:22:21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网评:中与西方根本分歧在于人类底层逻辑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八骏(资深评论员、博士)
近些年,美西方一直指责中国不遵守他们所谓的以规则为本的国际秩序,美国更称中国是挑战由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对手。我国则一直强调,中国所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深入分析,中国与美西方根本分歧在于人类底层逻辑。
2024年11月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五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称,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是一个“历史性时刻”。马克龙说,“我们是否准备好捍卫欧洲人的利益?这是唯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的优先事项。”
马克龙以为,欧洲有能力书写历史,但未能充分认识自己是一支“独立的力量”。“我们认为应该将我们的地缘政治委托给美国,将我们的增长债务委托给我们的中国客户,将我们的技术创新委托给美国企业。”他说,“这不是最好的主意。”马克龙称,“对我来说,这很简单。世界由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组成。如果我们决定继续做食草动物,那么食肉动物将获胜,而我们将成为它们的市场。”马克龙说:“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选择成为杂食动物。”
马克龙对现实世界政治的观点,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二三年一再强调的“不坐在餐桌上,便在餐单上”是如出一辙,皆以为人类仍处于丛林阶段。马克龙与布林肯在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观点上不完全相同。马克龙近两年不断宣传欧盟或欧洲战略自主,是知易行难或力不从心。但是,他们关于人类底层逻辑的基本认识一致。正是这一点,以及以此基本认知为出发点和归缩,构成美西方之所以被看成一个阵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条件。
中国对人类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同美西方的大相径庭。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发表的题为《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的书面讲话中,谈到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习主席说:“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断我们的交流。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远航拉美,开创了中拉友好交往的先河。”“当下‘从钱凯到上海’已经成为秘鲁流行语,成为对‘中国之船’跨越500年的回响。这也深刻表明,只要我们践行开放联通精神,太平洋就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让我们加强团结合作,共迎全球性挑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世界共同繁荣、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大合力。”
在人类近代史上,美西方对外扩张包括所谓发现新大陆的远洋探险,是以剑与火来实施殖民主义,中国在同时期的远洋探索则是拓展与有关各国的商品交换。
今天构成“全球南方”的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都曾遭受美西方侵略和掠夺,都曾长期是美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如今,虽取得了国家独立,但依旧不能同美西方平等地坐上餐桌,而是继续成为它们的“食物”。
马克龙把中国与美国相提并论来论证欧盟必须从“食草动物”变成“杂食动物”,对中国是错误认识,但对美国是准确判断。事实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欧盟何尝不是“食肉动物”。然而,马克龙的感受,反映由美国导致的地缘政治较量和全球经济碎片化已恶化至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人类前途和命运,不能任由美西方的丛林法则支配。
约一年前,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全面深入演变的中国方案,即: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与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部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与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纲领,都体现人类是一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