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20-05-02 00:07:50  


 
  二、礼:中国文化的最底层结构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价值观是对于西方经济人的超越。面对西方发展了500年的自由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观在全球的强势,中国之所以能够超越之,来自于中国文明最底层的结构与秩序,这就是“礼”。礼贯穿于政教秩序安排之全体,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分言之为“礼治”,从社会、教化的角度分言之为“礼教”。在礼文化中,政与教合一;统摄于礼的政教合一,不同于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政教合一。人类学家张光直把世界上的文明分为原生道路与次生道路文明这两大类:中国是世界史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西方则是一次次断裂的次生道路文明。原生道路文明具有普遍性,次生道路文明反而是例外的。

  张光直从文明连续性的角度提出中国是原生道路文明,但却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何是原生?什么是原生?中国文明能够连续不断裂的原因、动力所在?笔者对此提出一种看法:中国作为原生道路文明之“原生”,在于礼之延续与更新、转化。

  西方文明的政教传统分别是古希腊雅典传统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传统,后者不是来自欧洲文明自身的,而是来自欧洲外部的中东,故而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而中国文明的政教即礼治、礼教则是其所自身固有的礼的一体两面。

  “礼”是原生的,自然形成、发展,为中国所固有,并且几千年来一直连续不断,而世界史上其他国家、民族,对于“礼”则或缺少,或最初也曾拥有,但后来由于文明的断裂而最终没有延续下去。唯独中国的礼文化是一直延续至今的。这本是文明发展的常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日本人、欧洲人都以各自的本国历史为标准,所以把中国史的发展视为不正规,但这却是谬误的。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文化确是真正顺理成章,最自然地发展起来的。”④他认为,中国文化发展过程才是正常的历史发展轨迹,而国民是有年龄的,中国的国民已是富年,而日本、欧美尚属于幼小。他更进一步指出:“纵观中国过去的经历,从某个时代以来的历史,是其他国家的国民——当然像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除外——尚未经历过的,这暗示着这些国家的国民还要经历的一种状态。像日本或欧美各国那样,自认为其民族生活要比中国进步,这些想法不用说是大错特错。”⑤晚近日裔美国学者福山认识到现代国家的官僚制,中国在两千年的秦朝就已确立,中国在这点上领先世界两千年。

  理解“礼”之为中国文明的底线结构,周公“制礼作乐”,集夏商周三代礼之大成,可谓是历史重大时刻,孔子继周公之后而“周孔”并称,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针对子张之问:十世可知也?”孔子的回答是:“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八佾》)百世为三千年之后,孔子点出了礼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普遍性以及“可长可久”的文明连续性。

  周礼之根本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相结合。西周以分封制分封诸侯,周天子与同宗诸侯为叔伯关系,同时,异姓诸侯则通过联姻而有甥舅关系,所以在西周分封与宗法一体,“国”与“家”一体。秦汉以后,封建制变为郡县制,国与家在政治上分开了,但在伦理上却通过拟血缘的类推而依然联结,即“父母官”。《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礼记·表记》说:“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东汉《白虎通义·号》引《尚书》“天子作民父母”。由此,郡县的政治原理,成为“家”的原理的推扩,官、民的关系被自然比拟为父母官与子民的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