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中评论坛:缅怀汪道涵高举理性旗帜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00:15:01  


 
  其次,是汪老提出的“共同缔造”思想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如何坚持、发展与完善的问题。汪老的“共同缔造”思想提出于上个世纪末,开始时也遇到重重阻力,在大陆内部有不同的声音。但在经历了民进党执政期后,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艰难状况,大陆内部逐渐统一了思想,认识到“共同缔造”思想包涵的深远意涵。以此为思想基础,在总结各方面经验教训后,提出了符合两岸关系发展实际情况的“和平发展”思想,并建构了和平发展思想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制度。一方面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并联合国际社会共同“反独”,给台湾划出了红线;另一方面,透过大力推行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让台湾民众看到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平发展政策的提出、制定与推行,给当时执政的台独势力当头棒喝,为他们的执政划下句号;也给国民党马英九的上台奠下了深厚的思想、政策和舆论基础。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和平发展政策的引导下,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岸达成了“直接三通”,三十年的理想一朝实现,两岸的经济、文化、社会、人员交流往来取得重大发展,两岸开始了逐渐融合的进程。

  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由于台湾国民党执政当局仅把和平发展视为经济合作、谋取利益的手段,在享受事实和平的好处后,并未考虑与大陆达成和平协议,以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来自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对大陆政治社会制度的抵触,不愿两岸统一。因此,“不统不独不武”乃成为其主要政策目标,在其政府机构与政策中,仍视大陆为敌,冷战思维仍大行其道,主导着台湾社会;同时强化台湾主体意识构建,以此与大陆的两岸融合政策抗衡。而民进党方面则利用长期的反共教育,将其衍变为“反中”思潮,通过媒体和教育系统,不断向台湾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散布“去中国化”、“同心圆”史观等台独思维,造成台湾社会和青年一代的国族认同日益异化。

  其次,是经济社会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演变,台湾的资本和产业外移加速,而岛内产业未能实现升级转型,造成台湾社会分化进一步恶化,贫富不均日趋严重,工薪阶层薪资水准多年未能提升,台湾社会对于分配正义问题的要求日渐突出,两岸互惠互利的和平发展红利未能惠及基层,多年未见的阶级矛盾凸显。在反对党炒作下,这些问题被简单地贴上“两岸权贵勾结”的标签,将所有问题归结为“两岸走近”带来的市场冲击,使其打出的“反中护台”口号正义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