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货币国际化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http://www.CRNTT.com   2014-08-10 11:31:17  


货币国际化,就是相关货币功能的跨国界延伸。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其中,越来越多的主权货币走向国际,成为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对于货币国际化问题,有必要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和认识。

  货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平衡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管涛文章表示,减轻对美元的依赖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动机;然而,这一看法并非完全正确。如果本币用于涉外经济活动的计价结算,则确实可以帮助本国企业减少货币错配、规避汇率风险,减轻对美元的依赖。但是,本币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外汇储备资产可以少积累,因为后者事关一国对外经济平衡,即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币国际化本身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国际收支平衡是本国经济对内平衡状况在对外部门的反映。比方说,储蓄大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欠发达,对外资过度依赖,则可能是资本项目顺差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与用本币还是外币作为涉外经济交易的计价结算货币并无必然联系。正如,本币同样为主要国际货币,日本长期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却长期经常项目逆差;欧元为欧元区共同货币,德国长期经常项目盈余,西班牙 、葡萄牙 、意大利 、希腊 、爱尔兰等国却长期经常项目赤字。可见,用本币国际化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积累问题,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反过来,把国际收支不平衡简单归咎于本币国际化的后果,也是隔靴搔痒、指东打西。

  注意处理好本币国际化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1950年代,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用美元向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提供官方经济援助,西欧国家再用援助资金从美国进口商品。这种“资本项目美元输出、经常项目美元回流”的国际循环模式,在美国贸易持续盈余的情况下,契合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较好兼顾了推动美元国际化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两个目标。日本1980年代实施的日元低息贷款的“黑字环流计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当时日本为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采取了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支持欧洲日元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方便和鼓励非居民持有日元资产。这又进一步加大了资本流入的压力,抵消了日本以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阻止日元汇率过度升值的努力,助长了资产泡沫。1990年代后半期,伴随着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日元国际化一落千丈。大起大落、直上直下的日元国际化,也成为日本“金融战败”的苦果之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