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邓聿文:中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08:26:37  


邓聿文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讯/知名评论员邓聿文今天撰文《中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指出,所谓滞胀,指的是物价涨幅很大而经济却缓慢增长的状态,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很符合这一状态。

  中国经济正陷入两难之中,7月经济数据再次确认了这点。7月,居民消费价格即CPI同比上涨2.7%,涨幅基本与6月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即PPI则同比下降2.3%,降幅虽比六月显着缩小,但已是连续第17个月处于下降通道。

  对于7月的经济数据,经济专家有不同的解读,但在我看来,陷入滞胀的可能性很大。所谓滞胀,指的是物价涨幅很大而经济却缓慢增长的状态。目前的经济形势很符合这一状态。

  首先,CPI涨幅虽然与年初定下的3.5%的年度增长上限仍有距离,可应该看到,这是在前几年物价大幅上涨基础上的上涨。而且,现在这个涨幅与人们实际感受的并不一致,换言之,人们实际感受的物价要比这严重得多。此乃因为,CPI组成中的居住类价格在目前的统计中并不占有很高权重,从而拉低了物价的实际涨幅。从房租的价格看,全国已连续42个月处于上涨当中,且涨幅很大。

  另外,即使从CPI本身来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也涨幅最大。7月食品价格同上涨5%,升幅高于6月份的4.9%,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1.8%。,淡季肉类和蔬菜价格上涨,虽然影响因素是天气,但也会影响到未来的价格走势。考虑到资源价改导致的价格上涨有一定传导时滞,后期也会推动CPI向上,以及9月后北方开始进入漫长的秋冬季,蔬菜供应会有使减少等,CPI预期上涨的可能性更大。

  其次,从经济增速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难以恢复到之前水平。7月经济数据有一个好的现象,就是从生产资料价格、进出口数据,以及发电量、货运、汽车等行业汇总来看,出现比较明显的触底信号,显示近期稳增长的弱刺激有了一些作用,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效果将会持续释放。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应过于乐观,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弱增长。一方面,是国家不会出台力度更大的刺激措施,另一方面,PPI毕竟连续第17个月处在收缩中,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它已经处于一种通缩状态。所以,经济出现底部企稳信号,但复苏的难度仍然相当大。

  根据上述分析,基本可以判断,在剩下的几个月中,央行降息以刺激经济的可能性可以排除,更多会是产业上的政策调整。

  假如经济将陷入或已陷入滞胀状态,那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滞胀对宏观调控的最大考验就是对平衡的把握,破解滞胀需要有高超的调控水平。对中国经济而言,滞胀的形成有很复杂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目前这种增长方式劣质化而带来的必然结果。政府主导的、对关键生产要素高度垄断的经济结构,既不反映资源和环境成本,同时也使得价格的调整必然是一个不断上涨的过程。因为这种经济结构反映的是大企业的利益,而经济的活力是由众多中下企业的竞争带来的。

  有鉴于此,要破解滞胀局面,作为短期政策的宏观调控,在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应进行相即抉择,诚如李克强所言,下限稳增长保就业,上限防通胀。不过,既然滞胀是由增长方式造成的,就必须改革此种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考虑到目前的增长模式繁殖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它既有的潜力已经发挥到顶,因此,再不改革,必然会把它既有的弊端放大,进而反噬原来取得的成绩。这就需要在垄断行业、生产要素领域、金融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尽快启动深层次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化。

   作者简介:邓聿文,和讯网专栏作者,供职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民革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问题观察者,多家报刊专栏作家,知名评论家,《幸福的权利》《中国必须赢》、《中国经济大突围》等书作者,主要关注和从事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改革研究。

  2013年08月14日07:08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