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改革 应谨防上议而不决的“疲劳症”

http://www.CRNTT.com   2013-02-27 09:07:00  


而今亟待推进的各项改革在方向、目标和路径都已明晰。改革能否深化的关键,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决心问题。
  中评社北京2月27日讯/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仅改革的层次趋深、难度加大,而且掣肘的力量也在增强。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一些利益集团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上海证券报发表内蒙古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文章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使所有人都受益的改革不同,目前的改革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改革在使大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受损,因此,改革在得到普通民众广泛支持的同时,招致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是可以想像的。

  文章称,回顾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一条成功经验就是遵循了“渐进式改革”的原则,把“渐进”作为改革的理念和改革的推进方式。由于实行渐进式改革,较好地协调和平滑了各种利益关系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从而降低了改革成本,提高了改革收益。

  但必须看到,过去之所以实行渐进式改革,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尚未确立、我们对事关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还不明确,因而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而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亟待推进的各项改革在方向、目标和路径都已明晰。改革能否深化的关键,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决心问题。所谓渐进式改革,无论如何不应成为拖延改革、阻滞改革的托词。

  文章指出,面对改革滞后的现状,不能回避矛盾,要体现出勇于改革的胆略和勇气, 敢于冲破利益格局和改革阻力,采取切实举措加快推进改革,再不使改革仅仅停留在官方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看着有利于改革的时机被贻误。如果改革仅仅是一种口号而迟迟没有实质性动作,长此以往就会陷入“改革疲劳症”,公众长时间看不到改革的进展和成果,就会对改革失望,从而使改革失去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厚重的民意基础。这对深化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还应该看到,对改革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不仅会激化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社会矛盾,影响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大大增加改革成本和改革难度,使一些原本难度很大的改革变得更加艰难。所以,要谨防“改革疲劳症”,必须增强改革的执行力,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抓紧制订科学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使改革在短期内有实质性突破。 


【 第1页 第2页 】